伴隨著新學期的到來,“課間活動從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成為開學季的一個熱點話題。2月13日,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發(fā)布消息,鼓勵各校各中小學校全面落實每天校園體育2小時,延長課間活動時間。記者2月17日了解到,中山多所學校通過開展個性化的課間活動、增加全校性的體育課及大課間活動等方式讓學生們“天天動起來”。
15分鐘的課間活動更有樂趣
2月17日下午2點45分,正是朗晴小學第5節(jié)課后的課間休息開始時間,一至六年級的同學正在教室外進行課間休息活動,跳繩、摸高、轉呼啦圈、跳繩梯……對同學們來說,新學期收到的第一個好消息就是課間活動從10分鐘變成了15分鐘,大家有了更加充裕的時間上洗手間、喝水、玩游戲。

該校六年級在一樓上課,課間走出教室就有寬闊的活動場地。課間,六(4)班的肖柏冰、李恩貝等同學在教室外的空地上玩老鷹抓小雞的游戲。“課間延長至15分鐘,我們的身心和眼睛可以得到更多放松,可以做一些小游戲。上課前,我們走回教室也不用那么匆忙了。”肖柏冰告訴記者,第6節(jié)課后是35分鐘的大課間活動,全校學生一起進行跑操運動。
“5分鐘看似短暫,卻可以讓我們在完成課桌整理后在教室外的通道上玩一些游戲。”四(4)班的張寶悅和同班同學黃裕淇正在樓道內(nèi)翻花繩,她們一致表示,延長課間活動時間,對他們來說是件開心的事。
多出來的活動時間從哪里來?
那么,多出來的課間活動時間從哪里來?朗晴小學校長唐國峰表示,學校在保障上學、放學時間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科學規(guī)劃時間、增加微運動、保證資源和設備的投入三個方面來落實學生體質(zhì)強健計劃。

“學校黨總支部通過‘前挪后移’的方式,比如通過縮短晨讀時間、第一節(jié)課提前5分鐘、第四節(jié)課挪后5分鐘等來延長課間活動時間。”唐國峰解釋道,學校通過不斷優(yōu)化體育課、大課間、課間15分鐘及課后服務時段活動,構建“3+N”體育課程體系,確保每個孩子在校期間都能獲得充足的體育鍛煉。
坦洲鎮(zhèn)裕洲小學也在不斷優(yōu)化措施,確保學生每天能享受兩小時的校園體育活動。該校校長楊志紅介紹,由于學校空間有限,除了體育活動課外,平時孩子們都在走廊或教室活動,為此,學校將原來的校本課程與綜合實踐課改為體育活動課。目前,該校每天上午都有一節(jié)體育課,學生可下樓進行體育鍛煉;每天下午學校再組織一次全校性的大課間活動,包括戶外跑操等。課間,學校鼓勵各班開展個性化的課間活動,班主任會帶領孩子在教室做活動操,學生可以一邊觀看視頻、一邊鍛煉。

2月17日是楊仙逸小學全面推行“校園體育2小時”首日。當日下午,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楊仙逸小學26個班級的學生們在老師們的引導下,有序地走向操場,開始了他們的大課間運動時光。該校副校長陳建明介紹,新的課表將下午的上課時間提前至2點10分,以確保全天兩個各30分鐘的大課間,加上小課間的時間,能夠確保孩子們在校園內(nèi)獲得足夠的鍛煉,讓學生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提升體育設施助力學生身心健康
如何讓孩子們更安全地活動,放松身心?朗晴小學黨總支部書記黃志煊表示,學校在落實校園體育2小時實施方案時,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求,每天落實安排1個小時體育大課間,包括上午大課間25分鐘,下午大課間35分鐘;課間15分鐘則安排一些有趣的微運動,有繩梯、摸高、呼啦圈、跳繩、踢毽球、趣味體能游戲等;課后服務期間,學校開設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涵蓋足球、籃球、排球、定向越野、乒乓球、羽毛球、匹克球、武術等50多個課后課程,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報名參加。

此外,該校還加大了體育設施的投入。記者看到,學校在每個班級門口都設置了課間體育鍛煉場地和器材,如繩梯、語音助高訓練器、呼啦圈等。唐國峰表示,新校區(qū)教學樓天臺將新建天空足球場、匹克球場、網(wǎng)球場,還計劃半個月后在學校走廊和空地建設4個智慧AI體育運動站點,添置一批體育器材,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鍛煉。
在保障學生每天活動2小時的目標上,火炬一中也有著清晰的規(guī)劃。該校負責全面工作的副校長柏春菊透露,學校將進一步提升校園體育設施,計劃增設10副單杠和4副雙桿,并對相關設施設備進行完善。此外,將增加一個七人制的人工草地足球訓練場,增設16個籃球架,對現(xiàn)有的10塊籃球半場進行翻新改造。“要鼓勵同學們聽到下課鈴聲后,積極走出教室,來到操場上放松身心、愉悅心情。”
編輯 汪佳? 二審 周振捷? 三審 蘇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