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民政廳發布廣東民政事業統計季報(2024年第四季度)。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結婚登記數為51.2萬對,較2023年(63.2萬對)減少約19.0%;離婚登記20.7萬對,較2023年(19.1萬對)有所上漲。就中山而言,2024年結婚登記12949對,離婚登記7196對,較2023年數據來看,結婚登記數下降,離婚數上升。
婚戀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尤其青年的婚戀觀、婚姻焦慮等話題熱度高。上述數據一經公布,迅速引發網友熱議,有的談婚色變,有的觀點中肯……
當代人的婚姻現狀如何?是什么絆住青年人婚戀的腳步?聽聽AI怎么說,也希望給讀者提供一個看待婚姻的新視角。

問:請分析當代人的婚姻現狀?
AI:當代人的婚姻現狀,簡直像一部“婚姻經濟學+情感社會學”的混合大片。
婚姻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婚姻從來不是單純的“風花雪月”,而是實打實的“經濟共同體”。年輕人一看 “結婚成本”,直接嚇得“原地撤退”。婚姻成了“奢侈品”,很多人選擇“延遲購買”,甚至“直接退貨”。
女性崛起,婚姻中的“權力結構”變了
現代女性經濟獨立、思想獨立,不再是傳統婚姻里的“附屬品”。婚姻對她們來說,不再是“必需品”,而是一種“雙向選擇”。
社交媒體的“誘惑”與“干擾”
手機一掏,社交軟件一刷,有些人禁不住誘惑,心飄了,家也就散了。再加上社交媒體上的“完美人設”讓人產生對比心理,總覺得自己的婚姻不夠好。
婚姻觀念從“湊合”到“不將就”
現在年輕人覺得,與其在一段不幸福的婚姻里耗著,不如早點解脫,追求自己的幸福。婚姻從“終身制”變成了“合同制”,不合適就解約。
工作壓力大,感情沒時間經營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996、007成了常態。夫妻倆忙得連話都說不上幾句,感情慢慢就淡了。等到發現時,可能已經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育兒矛盾與婆媳關系,火上澆油
育兒觀念不同、婆媳關系緊張,成了現代婚姻的“隱形炸彈”。老公要是再當個“甩手掌柜”,那離婚就是分分鐘的事。
婚姻的“功能性”下降,個人價值上升
現代人更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唯一目標,單身也可以過得精彩。
總結:當代人的婚姻現狀,一句話概括:“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答題,而是一道選擇題。”經濟壓力、女性獨立、社交媒體、工作忙碌等因素,讓婚姻變得更復雜、更現實。年輕人更注重自我感受,不愿意再委屈自己,婚姻從“終身制”變成了“合同制”。無論是結婚還是單身,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問:近5年,廣東省結婚登記量在2023年止跌回升,2024年再度下探,離婚數量自2021年起持續上升,婚姻情況的變化帶來哪些影響?
AI:結婚率和離婚率,不僅影響個人,還波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大眾心理:從“恐婚”到“佛系”
恐婚族崛起:年輕人一提到結婚,腦子里立馬浮現出房貸、車貸、育兒等問題,大家的心態從“我要結婚”變成了“結婚?再說吧,我先看看別人咋過”。
離婚自由:大家越來越不愿意將就。離婚不再是“人生失敗”,而是“重啟人生”的標志。
社會結構:從“大家庭”到“小個體”
家庭單位變小:家庭結構從“三代同堂”變成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以前是“一家人熱熱鬧鬧”,現在是“一個人自由自在”。
兩性關系:從“男主外女主內”到“誰行誰上”
性別角色模糊化:以前是“男主外女主內”,現在是“誰行誰上”。女性越來越獨立。
戀愛自由,婚姻謹慎:大家對婚姻的要求越來越高,寧愿單身也不愿意將就。兩性關系從“湊合過”變成“寧缺毋濫”。
人口變化:從“生娃熱潮”到“人口焦慮”
生育率躺槍:結婚的人少了,生娃的人自然也跟著減少。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
幼兒園變養老院:生育率下降,幼兒園可能會逐漸關門大吉,而養老院則會遍地開花。
經濟發展:從“婚慶繁榮”到“單身經濟”
婚慶行業涼涼:結婚率下降,婚慶公司、婚紗攝影、酒店宴席這些行業都得跟著“吃土”。
單身經濟崛起:單身人群更注重個性化、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市場上出現了更多小包裝和單人份產品。單身人群在娛樂、旅游、健身等方面的支出較高,同時養寵人士多了,帶動寵物經濟發展。
思想觀念:從“傳統束縛”到“個性解放”
婚姻觀念多元化:以前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現在是“結不結婚都行”。大家對婚姻的看法越來越開放,不再被傳統觀念束縛。
自我意識覺醒:年輕人越來越注重自我感受,不再為了迎合社會期待而結婚。社會對離婚的包容度也提高了。
家庭觀念轉變:父母們開始接受子女不婚或晚婚的選擇,從“催婚”變成“尊重”。
總結:無論從大眾心理到經濟結構,從人口變化到思想觀念,這場“婚姻革命”正在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不過,無論是結婚還是單身,最重要的是活得開心。
問:是什么絆住了年輕人婚戀的腳步?
AI:年輕人婚戀的腳步被絆住,原因是多重的:
經濟壓力:錢包比愛情更瘦
結婚離不開愛情,也離不開錢包。房子、車子、彩禮、婚禮……每一項都是“燒錢大戲”。
職場內卷:沒時間戀愛結婚
現代年輕人忙得像個陀螺,工作已經耗光了所有精力,哪有時間談戀愛,更別說經營婚姻了。
婚姻觀念變化:看重婚姻質量
現代年輕人對婚姻的要求更高了,婚姻不再是“搭伙過日子”,而是追求精神契合、三觀一致。
社交圈窄:認識新人的機會太少
很多年輕人的社交圈僅限于同事、同學,認識新人的機會少。
生活成本高:養活自己已不易
年輕人養活自己已經不容易,更別說組建家庭,承擔家庭責任了。
社會壓力: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
結婚不僅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家庭的“博弈”。父母的期望、親戚的閑話、社會的眼光,都讓年輕人感到壓力山大。
總結:年輕人婚戀的腳步被“絆住”,是經濟、社會、觀念等多重因素的綜合結果。總之,婚姻不是人生的終點,幸福才是。無論結婚與否,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內容整理自DeepSeek)
編輯? 曾嘉慧 二審? 周振捷 三審 林志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