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進”撐“穩”
中山奮力跑出發展“加速度”
“創新之城”和“人才重地”,是中山今年奮進的兩大目標。中山正以抓項目、促投資、引人才、激創新之“進”,支撐經濟發展之“穩”。
2月13日,中山召開2025年房地產企業新春團拜會。市委書記郭文海指出,三年多來,中山工業投資增長實現“三年翻一番”的目標,成功引進落地一批中高端科技型企業,吸引一批高層次人才紛至沓來,高品質住房需求潛力大。希望廣大房地產企業用好用足一系列鼓勵政策和支持舉措,大力發展改善型第四代住宅,更好滿足群眾多樣化、個性化、差異化的住房需求。

2月12日至13日,“2025創業中華·華商南粵行”——“雁南歸”雙招雙引推介會在中山舉行。由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多名僑領僑商組成的考察團來到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代表市委、市政府歡迎考察團一行到來。他表示,當前,企業家們投資中山,既可以享受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資環境,也可以享受到東岸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等優質資源。中山是宜居宜業宜游宜創新之城,歡迎大家選擇中山、投資中山、推介中山。

2月11日,市委書記郭文海到翠亨新區調研。他強調,翠亨新區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扭住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這個“強基之要”,集聚高端科創產業和科技人才,加快發展高品質現代服務業,打造宜業宜居宜創新的濱海之城。

相關鏈接>>>
中山:堅定信心推進高品質住宅建設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郭文海會見“2025創業中華·華商南粵行”考察團一行:當好服務員 攜手謀發展
郭文海調研翠亨新區:集聚高端科創產業和科技人才 打造宜業宜居宜創新濱海之城
博愛精神代代傳
中山慈善萬人行如約而至
“文明中山·博愛之城”,是中山閃耀的靚麗名片。走過37年的中山慈善萬人行活動再次如約而至。

2月12日上午10時,萬人行正式起步,由中山市民和各界人士組成的240支巡游隊伍,沿著興中道東西兩側闊步向前。起步儀式上,獲得2024年度中山市慈善紀念章金菊獎的慈善項目、企業(組織)和個人獲頒獎,愛心人士代表向中山市紅十字會移交2025年慈善萬人行捐贈款物支票。
來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華人華僑、海外鄉親以及外國友人,也懷揣著對慈善事業的熱愛與對家鄉的深情厚誼,共赴這場愛的盛宴。

在中山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2025年慈善萬人行活動市鎮街兩級款物認捐總額超1.6億元。37年來,中山慈善萬人行見證了城市的飛速成長,也見證了人心不變的溫暖。它如同一股不竭的力量源泉,滋養著這座博愛之城,讓每一位中山人都為之自豪。
相關鏈接>>>
要發展也要安全
中山吹響新一年高質量發展沖鋒號
一年之計在于春,奮楫揚帆正當時。新一年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角已然全面吹響,中山上下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攜手同心、政企合力,奮力在春天搶占發展的先機,贏得未來的主動權。
蛇年春節喜慶的氣氛還未消散,沙溪鎮已呈現出一派火熱的繁忙景象,轄區企業紛紛按下復工復產的“啟動鍵”。

同樣,西區街道各企業已進入復工復產狀態。據西區街道工信部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轄區企業員工返工率超九成,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近日,三鄉鎮舉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動工儀式,9個項目集中動工,總投資約14億元,其中產業項目6個,總投資約10.2億元,涵蓋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多個重點領域。

企業要發展,更要在安全生產的基礎上謀發展。2月13日,2025年“新春走基層 博士送安全”復工復產安全生產宣傳培訓“第一課”走進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開講,標志著2025年“新春走基層 博士送安全”安全生產宣傳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相關鏈接>>
訂單排到下半年!中山沙溪企業開足馬力忙生產丨聚焦高質量發展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中山西區街道:企業迅速復工復產 科技創新乘勢而上|聚焦高質量發展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中山三鄉鎮9個重點項目集中動工,總投資約14億元丨聚焦高質量發展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神獸”歸籠
中山開學大片上演
2月13日,開學首日,中山多所學校舉行豐富的開學活動,并結合熱點話題開講第一課,為學子們帶來更多元的教育思考和啟發。

身體是人生一切奮斗成功的本錢。開學日當天,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發布消息稱,從2025年春季學期開始,中山市各中小學校將全面落實每天校園體育不低于2小時,推進落實中小學校每天1節體育課(含體育活動課)。
?新學期開學首日,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動23個鎮街市場監督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開學第一查”專項行動。2月13日,市市場監管局到岐江實驗小學、市一中初中部飯堂開展突擊檢查,并與學校負責人一同自費陪餐,體驗學校餐食質量。

相關鏈接>>
從“哪吒”到“DeepSeek”,中山各學校開學日太會“玩”了!
“開學第一餐”怎么樣?中山開展2025年春季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城市更新不停歇
“美麗中山”躍然眼前
從城市到鄉村,從老舊小區到破舊農房,中山在全域掀起了“城市更新熱潮”。這背后,是中山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縱深走實的務實舉措,更是中山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不懈努力。
2月14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中山舉辦2025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現場觀摩會,向全省各地市介紹中山老舊小區改造創新經驗。目前,全市累計有266個老舊小區開工改造,121個小區改造完工,涉及3400多幢居民樓、6萬多戶居民,140多萬平方米建筑面積,改造成效顯著。

與老舊小區同樣發生“蝶變”的,還有藏在中山秀美鄉村之中的農房。譬如,五桂山街道大力推進農房風貌改造工程,在3個多月內完成了南橋村、桂南村162棟農房的改造工程。

相關鏈接>>
“值得參考借鑒!”老舊小區改造“中山經驗”為何獲省、各地市點贊?
【欄目策劃】吳森林 黃凡 查九星
【本期整理/點評】記者 江慎諾
編輯? 曾嘉慧 二審 周振捷? 三審 林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