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首日,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動23個鎮街市場監督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開學第一查”專項行動。2月13日,市市場監管局到岐江實驗小學、市一中初中部飯堂開展突擊檢查,并與學校負責人一同自費陪餐,體驗學校餐食質量。
緊抓三大保障
守護舌尖安全
干凈的地面,锃亮的餐桌,廚房里的師傅們掄起大勺翻炒著噴香菜肴,阿姨們用小推車將一屜屜剛蒸好的白米飯送往備餐區……中午11時許,為準備好“開學第一餐”,岐江實驗小學飯堂里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去年9月份起,岐江實驗小學飯堂由外包轉為自營模式。經過一學期,如今學校飯堂管理如何?進入飯堂,門口一側墻壁懸掛著監控顯示屏,九個畫面清晰顯示了后廚、備餐區等重點部位工作情況。在飯堂顯眼處,墻上分別張貼了工作人員健康證、食品應急管理制度、一周菜譜等信息告示。

在后廚“心臟地帶”,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仔細檢查了場所環境衛生、人員健康管理、食品采購貯存、加工備餐、食品留樣、餐具清洗消毒、反食品浪費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落實等關鍵環節,總體情況良好。
“轉為自營后,餐標還是和以前一樣沒變。”岐江實驗小學校長孫華表示,飯堂開始自營后,學校重點緊抓三大保障:保障衛生安全,所有廚具、餐具等物資“逢進必檢”;保障營養健康,針對孩子成長發育,科學安排每日菜譜;保障量足優質,嚴格把關食品質量與進貨量,注重菜品來源、新鮮程度,每種菜品按比例進貨,保證量足的同時不造成浪費。“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非常支持飯堂自營,也在不斷摸索完善中,孩子們吃得開心,家長放心,我們也很滿足。”
嚴抓食品采購
落實陪餐制度
中午12時,下課鈴聲準時響起,市一中初中部飯堂準備就緒,大門一開。不一會兒,學生們魚貫而入,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與學校負責人也跟著加入了“打飯”隊伍。
開學第一天,飯堂便準備了豐富的餐食,除了蝦皮肉絲蒸水蛋、肉絲燴豆泡、肉片炒節瓜、土豆咖喱雞等10元標準菜單外,還有鹽焗手撕雞飯、香蔥雞腿肉窩蛋煲仔飯等特色飯供應,每一道菜品下方還標注了廚師姓名。

“你們覺得學校飯菜怎么樣?最喜歡吃哪個菜?”拿到餐食后,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學校負責人與學生一同坐下。初一(6)班的蘇一辰、張沐宸同學聽到提問,迫不及待說起來:“我們學校飯堂的飯菜很好吃,尤其是特色飯,每天都很火爆,窗口前排滿了人。今天吃的是手撕雞飯,非常好吃!還有蒸魚也很不錯,之前我們還通過登記表向學校反饋,希望能多出現在菜單上。”
而初三(18)班的陳穎珊同學說,飯堂的10元標準菜單非常不錯,葷素搭配合理,飯菜量充足。“我父母也參與過陪餐,他們都覺得挺好吃的,我也向學校反饋過,希望水果和加餐菜品的種類可以更豐富。”陳穎珊說。
據悉,市一中飯堂一直保持自營,實行校領導陪餐已有10年。“每天都有學校行政輪值隨同學生就餐,并做好陪餐記錄,家長也可以通過手機提前預約進校參與陪餐。”市一中副校長萬杰介紹,陪餐人員就餐后,須掃描墻上二維碼,上傳飯菜圖片,對食品外觀、口味、質量等評分評價,并對食堂衛生環境、從業人員情況進行監督,同時收集反饋學生意見,“目前收到最多的反饋是,希望增加某道菜品的出現頻次。”
學生家長滿意度的背后,離不開學校在食品采購上下功夫。萬杰透露,學校將主要食材分成九個包組,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每個包組釆購三家供應商,并邀請膳食委員會的家長、老師、學校工作人員到每一家供應商現場查看供貨環境、貨品質量等。隨后組織懇談會,向供應商提出整改要求,每月每個包組將從三家供應商中選擇服務質量最優的一家供貨。

記者留意到,飯堂墻上不僅張貼有陪餐制度、衛生制度、膳食委員會名單、食材價格公示等信息,還有食材驗收崗位信息。“我們要求食品管理員嚴格執行驗收標準,對食材外觀、溫度、規格做好質檢,驗收時向供應商索證索票,并做好記錄。”萬杰介紹,針對不同食材有不同的驗收標準。如水果驗收,除了基本的外觀、氣味外,學校還購置了水果分級板測量圈,從供應源頭確保水果尺寸大小符合標準。
對市一中初中部飯堂的細致管理,市市場監管局表示了充分肯定。該局局長高培鵬表示,學校要壓實管理責任,守好安全底線,不斷學習提高食堂管理方法,加強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群策群力推動餐食質量水平再提升,為全市學校食堂自營工作提供更多經驗做法。
接下來,市市場監管局還將持續開展春季學期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對學校食堂、校外供餐單位、學校周邊食品經營單位落實全覆蓋檢查,深入推動校園食品安全綜合治理。
編輯? 張英? 二審? 黃廉捷? 三審? 陳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