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晚,2025年“我們的節日·歡樂中國年”元宵節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展示活動在中山市文化館一樓正門和非遺主題香山書房舉行。現場,猜燈謎、品湯圓、傳統花燈制作體驗等活動,為市民帶來沉浸式非遺體驗,既增進親子互動,又弘揚傳統文化。
此次活動由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中山市文化館和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策劃,旨在為市民帶來豐富多彩的節日體驗,展現元宵節的文化魅力。
猜燈謎是元宵節的重要習俗,在市文化館一樓正門,只見顏色各異的燈籠下垂吊著500條燈謎,燈謎條隨風擺動,顯得格外喜慶熱鬧。燈謎的內容涵蓋傳統文化、歷史知識及趣味謎題,既考驗智慧又充滿樂趣。成功猜出燈謎者,即可兌換精美禮品。現場氣氛熱烈,市民們或低頭沉思,或與家人熱鬧討論,爭相競猜謎底,在趣味互動中歡度元宵佳節。
來自東區紫嶺國際的劉先生帶著小孩在兌獎區排隊兌換禮品。他表示,猜燈謎是元宵節的傳統項目,既考驗智慧,又富有樂趣,不僅讓孩子感受了傳統文化的魅力,還在娛樂中學習到新知識。“今晚我們猜中了好幾個燈謎,孩子們覺得特別有趣,這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方式。”
活動現場另一側,湯圓的香氣撲鼻而來。專業廚師現場制作傳統湯圓,并將煮好的湯圓贈送給市民,吸引不少市民排隊領取。來自東區紫嶺小學的劉奕伊吃著熱騰騰的湯圓,開心地說:“在元宵節猜燈謎、吃湯圓,感覺很溫暖、很有氛圍,更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與此同時,在市文化館一樓的綜合活動廳內,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花燈制作體驗活動在進行。這一融合了美術、書法、竹藝、剪紙以及裱糊等多元藝術的手工技藝,兼具人文價值和觀賞價值。小欖花燈制作技藝傳承人何鴻輝一邊指導親子家庭制作,一邊為大家講述花燈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等。“大家拿到扎框后,先涂膠水,再貼魚的嘴巴,嘴巴貼好后,再貼背鰭,一步一步來……”一套技法下來,一盞盞漂亮的魚燈在親子家庭手中逐漸成形,現場洋溢著歡樂與溫馨的氛圍。
編輯 周振捷?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陳浩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