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標志,也是中山實現現代化的根本出路。近年來,中山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在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相繼召開之際,中山日報、中山+推出“聚焦高質量發展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專題欄目,聚焦中山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生動實踐展開報道。
“去年,我們在研發上投入2800多萬元,占營業額度比例11%,在半導體領域與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突破,以科技創新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替代。”春節前夕,中山市博測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仍在開展科研攻關,其運營兼行政總監黃利華介紹,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取得發明、軟件著作權、實用新型等專利163件,其中申請發明專利54件。
中山市博測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測達”)位于坦洲鎮,以先進的電子產品制造測試技術、自動化測試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服務于國內外客戶,與清華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建立了產學研合作,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中山市工程技術中心單位、中山市創新標桿企業等稱號。

半導體測試領域:打破國外壟斷
博測達生產車間里,幾名員工正在為產品測試工作做最后的沖刺。
“這臺機器是光傳感芯片專用測試分選機,主要用來做半導體芯片的外觀檢測和測試分揀,2023年開始籌備研發,目前已實現量產。”該公司半導體事業部總監高停介紹,此前,半導體測試市場基本上依賴進口設備,為打破國外設備壟斷局面,公司開啟了自主研發之路。
經過前期市場調研、學習國外經驗,博測達結合客戶定制化需求,開始招兵買馬,集結了一批優秀人才,而機器的精度成了研發中最大的挑戰。“半導體待測物料尺寸很小,最小能到1mm×1mm,對設計加工的精度要求較高。”高停表示,“我們自主研發的分選機目前處在國內領先地位,支持18個芯片同時測試,兩個產品測試間隔時間可達到450毫秒,同時強化了漏光設計,與國外先進的同類設備相比,是有競爭性優勢的。”
此外,在半導體領域,博測達還研發了高精度溫控系統,與光傳感芯片專用測試分選機一同實現國產替代。

新能源汽車領域:開發多條大規模產量測試線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博測達通過模塊化、標準化設計,成功開發了國內領先的自動駕駛核心部件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域控制器等大規模量產測試線,并承擔了我市關于汽車電子測試行業標準化和模塊化的設計等重大研發專項。
這些測試線在正式推出前,歷經了千錘百煉。在該公司副總經理汪時濤看來,其中毫米波雷達自動化測試的開發難度較大。“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毫米波的探測速度在500km/小時,甚至部分已達到720Km/小時,精度范圍達到了厘米級。”
為了讓測試設備的環境模擬精度和速度能匹配上產品的要求,負責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團隊成員在經過多次試驗與反復驗證后,研發出的全新毫米波測試設備不僅滿足了上述要求,還成功將設備從手動測試模式轉為全自動化測試模式,并搭配了機械手和視覺系統,實現無人值守的測試模式,目前該設備已實現量產。
去年,中山市委、市政府推出了“科技創新強市十五條”,投入50億元鼓勵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新的一年,博測達將繼續用好各項支持政策,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與各高校進一步開展合作,聚焦新材料領域。同時,在半導體領域和新能源汽車領域上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以科技創新助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黃利華表示。
編輯 曾嘉慧?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