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3日上午10時許,中山市博物館新館安檢閘機前傳來一陣歡呼——來自北京的楊紅艷女士成為新館開放以來第200萬名游客。在工作人員簇擁下,她接過紀念禮包,驚喜之情溢于言表:“第一次來中山就收獲這份幸運,很意外也很榮幸!”
楊紅艷向工作人員表示,這個春節她與家人一起南下旅游過年,大年初四經深中通道抵達中山。首日便品嘗了石岐乳鴿的她,次日直奔中山市博物館打卡:“每座城市的博物館都是了解當地文化的窗口。”沒想到等待我們的會是這樣一份驚喜“大禮”。
簡單而溫馨的儀式中,楊紅艷開心地接過由中山市博物館副館長蔡霞贈送的“四重禮”——滿章卷軸、蛇年定制玩偶、館藏圖冊及金牌講解服務。隨后,一家人在講解員的引領下,沿著“風起伶仃洋”大堂漆壁畫、中山歷史陳列、中山華僑歷史陳列等,慢慢深入了解中山5000余年的發展歷程、華僑在海外的奮斗足跡以及他們對家鄉建設的卓越貢獻。游覽中楊紅艷對中山的石岐話發音與僑鄉文化表現出特別興趣:“中山作為著名僑鄉,歷史底蘊真的非常深厚。”
“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肩負著傳播歷史文化的責任。”蔡霞表示,隨著深中通道開通,更多大灣區游客將中山納入“1小時文旅圈”,200萬不僅是數字,更是市民游客用腳步投出的信任票。據她介紹,春節期間為營造“博物館里過大年”的氛圍,除常設展覽外,市博物館還推出了3個精品展覽和6個活動。春節假期,市博物館日均接待量已突破2萬人次,截至年初五累計參觀人數逾10萬人次。
據了解,市博物館新館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集合中山收音機博物館、華僑歷史博物館等專題展館,已成為中山文旅新地標。目前,館內常設《滄海之闊——中山華僑歷史陳列》《風起伶仃洋——中山歷史陳列》兩個展覽,先后榮獲第四屆廣東省博物館陳列展覽重點推介獎、第二十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優勝獎等榮譽。自2022年5月新館開放以來,已成功舉辦40余個精品展覽,初步創立了“文明之光”“紅色根脈”“香山風物”三個主要系列展覽品牌和“識·科學”“賞·藝術”“探·絲路”三個輔助系列展覽品牌。
依托館藏資源和中山文旅資源,市博物館還陸續推出“我們的節日”“講好中山故事”“學在博物館”“館校共建”等系列社教活動750余場次,惠及群眾21萬人次。如今,市博物館已成功躋身國家二級博物館,觀眾滿意度達98%以上。
收獲滿滿的行程即將結束,站在大堂巨幅“風起伶仃洋”漆壁畫前,楊紅艷與家人用手機定格下了屬于自己的記憶瞬間。此刻,展廳中游客熙來攘往,人們正在一件件展品陳列前緩緩走過,走向這座城市的文脈深處。
編輯 周振捷? 二審 朱暉? 三審 程明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