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大年初一,中山市博物館迎來了別開生面的春節慶祝活動——“迎春納福樂翻天,博物館里過大年”。這場延續整個春節假期的系列活動,不僅吸引了眾多本地市民,還迎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博物館里年味濃
走進中山市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紅火喜慶的景象。上午10時半,博物館的廣場上,一場以《白蛇傳》為藍本,“春日暖新歲”為主題的傳統文化節目展演一把抓住了參觀者的眼球。展演中,百花花神獻春、青蛇白蛇千年再相見、白蛇許仙再續情緣等經典橋段,通過舞蹈、京劇、漢服走秀等形式,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觀眾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這精彩瞬間。
“太精彩了!沒想到在博物館里還能看到這么精彩的表演,感覺年味一下子就來了。”來自深圳的劉女士帶著兩個女兒專程到中山博物館參觀,正巧趕上了活動,她表示,這次內容豐富的活動讓孩子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大的興趣。
除了節目展演,博物館還設置了多個互動體驗區。在“四時有序 喜迎新春”傳統文化體驗活動中,游客們通過“找福字”“成語填空”“飛花令”“非遺食物”等游戲,感受了四季的變化與春節的喜慶氛圍。
“我找到了三個‘福’字,蓋上了春季的印章!”12歲的小陳來自茂名,正跟姐姐興奮地分享著自己的“四季迎春”集章卡,他開心地說這已經是第二次來中山了,對中山博物館的建筑特色印象很深刻,這一次和家里人一起來探親,能在博物館里參加有“年味”的活動,不僅能學到一些傳統文化知識,還玩得很開心。
來自哈爾濱的常女士帶著不到兩歲的孩子來到博物館,她表示:“博物館里帶娃特別好,既能讓孩子感受文化氛圍,又能讓全家一起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常女士也是第二次來中山,第一次是出差,這次則是特意帶著孩子和家人一起,來感受中山的文化魅力。
讓博物館成為文化窗口
中山市博物館館長余子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春節期間的活動策劃更加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游客在博物館里感受到春節的傳統魅力,同時也能了解中山的歷史文化。”
余子龍介紹,今年春節期間的展覽和活動特別突出了中山的華僑文化和民間文化。例如,“其志惟新——香山文化名家主題展”展示了10位香山文化名家的成長歷程,反映了他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精神。“年畫里的中國”展覽則通過年畫這一傳統藝術形式,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我們希望博物館不僅是中山市民的文化家園,也能成為外地游客了解中山的重要窗口。”余子龍表示,隨著中山城市形象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來到中山,博物館作為文化窗口的作用也愈發重要。博物館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文化的傳播者。博物館的春節期間活動,不僅要讓游客感受到濃濃的年味,也能通過豐富的互動體驗和展覽,讓大家對傳統文化有更深的理解。無論是本地市民還是外地游客,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春節記憶。余子龍還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山的文化魅力,也讓春節這一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的生機。”
編輯 譚華健 ?二審 韋多加 ? 三審 岳才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