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節,剛入職中山企業的小陳就通過中山市保租房服務平臺成功申請入住“東區月灣小區”保障性租賃住房(以下簡稱“保租房”)。他“拎包入住”的房間面積34平方米,家具家電一應俱全,通勤距離僅有3公里左右。
這正是中山青年“住有安居”的生動寫照。
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里更有為。2024年,中山把“關心支持青年成長發展”納入十件民生實事,聚焦青年住房安居、提升自我、交友聯誼等關鍵需求,為青年成長成才鋪路架橋。據統計,2024年,中山新增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006套(間);累計新增10個“青年夜校”,開設心理健康、中醫養生、戶外拓展訓練等250余門課程;開展2024年暑假青年人才“返家鄉 雛鷹行”等主題實踐活動100多場次,聯系服務青年大學生超10000余人次,開發實習崗位逾4000個……
全力實現青年人才“安居夢”
安居是青年人才安心扎根發展的“關鍵小事”。在東區街道,與小陳同期入住保租房的還有70多位青年。據悉,該小區改造項目一期工程就提供144套保租房,戶型為面積22-38平方米的青年單身公寓,從2月招租至今,出租率從原有不到30%提升至86%。目前該小區改造項目二期工程已經接近收尾,改建完成后,二期工程還將向青年人才推出131套保租房。
數據統計,2022年至今,中山籌建保租房預期超1.1萬套(間),光是今年就已新增3006套(間)。華燈初上時,中山萬家燈火之中,屬于青年人的那盞逐漸被點亮。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住房保障科科長王開兵介紹,目前,中山的保租房主要分為“財政投資建設+國企運營”、國企投資建設運營、“社會資本投資+租賃企業運營”、企業配套宿舍項目以及村集體投資建設項目5個類型,遍及東區街道、西區街道、南區街道、三角鎮、南頭鎮等多個鎮街。
“財政投資建設+國企運營”的典型代表是位于中山市南區街道永安一路的“香寓·城南時光”人才保障房。中山通過把存量房源改造為“333”博碩士引育計劃安居房,建成120套、368間保租房,戶型為三房和復式四房,按間安排入住。目前已有282間分配入住;“東區月灣小區”屬于國企投資建設運營模式,獲得保障性租賃住房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由市屬國企盤活旗下閑置物業,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改建而成,解決了青年最關心的環境衛生、公共設施、服務功能等基礎設施問題,實現窗明幾凈。
盤活存量房源、依托老舊小區改造是中山保租房供給的主要來源,既實現“花小錢、辦大事”,也讓保租房供給更有質效。“單靠政府投資建設,財政支撐不了,市場需求也滿足不了,必須多方形成合力,多種政策疊加使用,才能讓保租房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在短時間都得到質的飛躍,迅速把保租房推向市場,解決青年租房需求。”王開兵坦言,中山保租房總體供給思路是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中山保租房項目建設還堅持優中選優,主要選址在十大主題產業園周邊、青年人集聚之處,按照“以需定建”形式推進,讓需求與供給相適配,確保保租房盤活供給出來時能快速出租。
“我們不僅希望青年能夠住得下,還希望住得好。”王開兵透露,保租房按照青年人喜好風格設計,住房內部按照拎包入住標準完善配套,同步都建設了健身房設施、籃球場等公共空間給青年休閑鍛煉,并配套建設電梯、門禁等,致力打造宜居宜租美好環境,讓青年“住得下、住得好、住得安心”。
點亮青年“八小時之外”生活
下班后的生活,是在家刷劇還是出門逛街?從2023年9月起,中山在全市全面鋪開青年夜校建設工作,“下班了,上課去!”成為了中山青年的一種生活方式。港口鎮的吳秋怡是一名鋼琴老師,想學毛線編織很久了,今年終于在港口鎮青年夜校實現了這個小心愿。她還計劃繼續報名下期的青年夜校課程,讓業余生活更加豐富。
“青年夜校就在家門口,不用到處跑,老師教學也專業,還有這么多人一起學習,比在家躺著不知道好多少。”吳秋怡的心聲也是許多青年人的想法。當今社會,不少青年人懷揣著強烈的上進心,渴望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提升自我。青年夜校的誕生,如同在青年人與優質教育資源搭建起一座橋梁,實現“雙向奔赴”。
把青年夜校辦到青年身邊、按需設置課程是中山青年夜校的核心辦學模式。據介紹,中山青年夜校幾乎都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建設,不僅開到了黨群服務中心、零工市場等地,還開到了商圈、工業園區等青年人密集的地方,實現公共服務空間資源最大限度發揮,并聯動人社部門、技工院校、社會培訓機構等資源,推進“青年點課、專業送課”人才培養服務。與此同時,各鎮街青年夜校也根據自身產業發展情況,開設相應特色課程,為產業發展儲備人才。
今年12月,為強化青年夜校師資供給,中山還建立了青年夜校師資庫,首批49名導師獲頒證書,新推出課程近70門,涵蓋思政教育、便民服務、文化藝術、攝影書法、生活技能、職場發展、運動健康等七大類,將通過“夜校點課 導師送課”方式入校。
中山青年夜校以免費授課為主,部分采取低收費模式為青年夜校發展“造血”。團市委還聯動職能部門,結合鎮街實際創新,將青年夜校課程學分納入相關鎮街的流動人員積分入學項目。非中山戶籍的青年取得青年夜校(青年社區學院)頒發的結業證書,可向相關鎮街申請享受子女“積分入學”。目前已累計有7400人申請,超6300名青年子女成功入學。
經過2024年穩步建設,如今,中山已開設青年夜校26家,開設課程251門,覆蓋全市各鎮街,青年人才的“八小時之外”生活繽紛起來。在許多鎮街,中山青年夜校幾乎門門課程“開課即滿”,全年累計服務青年人數近10000人。
【統籌】 記者 隋勝偉 徐鈞鉆
編輯 譚華健 ? 二審 王欣琳 ? 三審 吳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