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回回修改了12個版,終于調整到了最為理想的形態!”中山市恒泰創展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恒泰”)董事長呂大力舉著手中的吉祥物模型,滿眼自豪。經過公司團隊夜以繼日的努力,首批手作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殘特奧會的吉祥物于1月13日正式上市。這兩個以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海上國寶”中華白海豚為原型的吉祥物,分別取名“喜洋洋”和“樂融融”,寓意喜氣洋洋、其樂融融、團圓和美。中山緣何能成為這兩只吉祥物的理想誕生之地?記者前往該企業展廳及工廠進行了深入探訪。

重設計強生產
中山企業脫穎而出
走進位于興中道的中山恒泰特許商品展廳,各式各樣的體育特許商品讓人目不暇接。無論是呆萌可愛的毛絨玩具,還是小巧精致的徽章、鑰匙扣,又或是創意與實用性兼具的運動水壺、背包和服裝,都展現出極高的設計感和藝術水準。
“這是我們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設計的一系列周邊產品,在當年‘一墩難求’的熱潮中,冰墩墩鑰匙扣的銷售量是最早突破百萬只的;這款24節氣的徽章產品,一經推出便被搶購一空,形成首次、國內唯一通宵排隊購買文創商品的現象;這是我們近期為即將在哈爾濱舉辦的亞冬會設計的系列文創產品,身著東北大花襖和軍大衣的東北虎形象,更加凸顯地域特色。”在呂大力的介紹下,公司近年來的發展成果如畫卷般展開,充分展示出中山恒泰在設計領域的深厚實力,這也是中山恒泰能夠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功獲得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特許商品生產及零售權的原因之一。
強大的生產加工能力,是中山恒泰拿下項目的另一大助力。呂大力介紹,當時一起競標成功的共有三家企業,但由于此次生產任務急、工藝復雜、質量要求高,能達到首批上市條件的只有恒泰公司。“這主要得益于我們從文創開發到生產落地的全鏈條能力,能讓我們充分、快速應對井噴與突發性需要及保密生產需求。”呂大力說。

直面重重挑戰
完美呈現靈動神韻
在位于南區街道的偉利達工廠內,工人們正身穿統一的工作服與工作帽,專心致志地制作吉祥物,從縫合裁片到填充整型,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呈現中華白海豚的靈動神韻。
中山恒泰供應鏈管理總監羅柱娥介紹,自2025年1月2日接到生產任務以來,公司便迅速成立了專項小組,根據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會徽和吉祥物設計團隊負責人劉平云教授的設計圖紙,進行樣品制作和工藝優化,確保能夠高度還原劉平云教授的設計理念。同時,立即調整產線,為大規模生產做準備。
劉平云教授坦言,這是歷屆全運會最難的設計,也是設計生涯最艱巨的一次挑戰,團隊經常通宵達旦地討論修改方案。而對于中山恒泰來說,將設計完美轉化為實物同樣不易,例如吉祥物的尺寸、眼睛的材質、印花的方式、嘴型的弧度等細節都需要反復調整和優化。
尤其是吉祥物頭頂的“水花”造型制作難度極大,需采用特殊的工藝和材質來確保其手感和透明度,稍有偏差便會影響整體效果。羅柱娥說,為了達到最佳效果,公司多次與劉平云團隊溝通,最終用PVC材質實現了“水花”的晶瑩剔透效果,色彩的呈現上也經過多次試驗,確保與設計圖高度一致,充分展現廣東木棉、香港紫荊、澳門綠蓮這三大元素的地域特色,體現大灣區同心同源、深度融合共進的文化底蘊。
?
預計開發400多款商品
如今,經過12次改版的吉祥物終于完美面世,它們不僅形象逼真、色彩鮮艷,而且觸感柔軟、質地優良,白色和粉紅色兩種顏色,分別象征著純潔無瑕和熱情活力,生動詮釋了“喜洋洋”與“樂融融”的美好寓意,成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據了解,兩個吉祥物將以單獨包裝或組合套裝的形式上市,除了毛絨公仔,還將推出鑰匙扣、手辦等各類紀念品和周邊產品。
目前,針對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中山恒泰已經設計出了100余款產品,整個賽事期間計劃開發上市400多款商品,預計銷售額將達到1.5億元。
臨近春節,如何保證產能和供應穩定成為中山恒泰接下來的首要任務。呂大力表示,公司已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除了科學排班,充分利用節前節后時段趕工外,也提前足量儲備了原材料。
對于大家普遍關注的什么時候、通過什么渠道可以購買相關產品的問題,十五運會廣東賽區執委會市場開發部副部長庾偉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預計在春節前會有100款、超過10萬件的商品與大家見面,但具體購買時間仍然待定。“眼下各個特許零售商正在積極布點,春節前,官方公布的特許商店名單就會出爐,春節后也計劃開設線上銷售渠道,敬請關注。”
編輯 曾嘉慧? 二審? 王欣琳 三審 吳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