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好經濟運行? 守牢安全底線
1月6日,市委書記郭文海到市投資促進局調研,強調新的一年要以“開局即沖刺”的奮斗姿態,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以磅礴之勢推動全市招商引資工作開創新局面,為中山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安全與發展,如同飛機的雙翼,相互支撐,共同驅動。發展是安全的基礎,而安全則是發展的保障。當前正值歲末年初,各類安全風險交織疊加,做好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作意義重大。
1月9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平安建設的重要論述,傳達學習全省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作會議精神,并指出要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抓實抓細各項防范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相關閱讀
郭文海: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抓實抓細各項防范措施 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用心用情寫好“民生答卷”
每天上午11時許,中山市竹苑社區香山長者飯堂里,一眾老人如約而至,在話家常中不時傳來陣陣笑聲。2024年,中山在資源統籌、共建共享上下功夫,“平靚正”“人氣火爆”“好吃管飽”成為遍布城鄉的香山長者飯堂的代名詞。目前全市已建成老年助餐點和服務點187個,2024年累計提供助餐服務113萬人次,受到老年人的普遍歡迎和廣泛好評。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在過去的一年中,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各方面工作穩步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持續上新,市民的就業飯碗端得更牢,校園食堂食品安全更有保障,“一老一小”的幸福成色更足,教育資源供給更高質量,醫保惠民更有力度,民生兜底更加精準,人居環境更有品質……高質量答卷背后,是全市人民匯聚奮進力量、不懈奮斗的結果。
>>>相關閱讀
2024中山民生答卷②|交通項目不斷“上新”,滿足群眾出行新期盼
2024中山民生答卷③|架橋挖潛,幫助 6.47萬人實現就業
2024中山民生答卷④|新增公辦學位12375個,推動優質教育再“加碼”
中山“兩新”工作成績單出爐!僅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即拉動消費超42億元
向“新”而行? 以“質”致遠
截至2024年,中山已累計推動3811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規上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已達76.56%,覆蓋率排在全省前茅。龍頭企業、“腰部”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蔚然成風,中山還以“智能家居”為切入點,正撬動占據集群最大比例的中小微企業改起來,力爭實現“鏈式”轉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制造業和實體經濟一直是中山高質量發展最厚重的底色。近年來,中山以“工改”為突破口,向存量要空間,支撐制造業當家實體經濟發展;同時以科技創新“第一動力”,推動“工業上樓”的同時,實現“上下樓就是上下游”。
數據顯示,3年來,中山累計拆除整理低效工業用地超4.6萬畝,項目容積率從改造前的不足0.6提高到3.0以上,推動“商住轉工”超萬畝,助力十大萬畝級現代主題產業園整備土地超2萬畝;服務優質本土企業增資擴產823家、新招引企業1028家,預計新增投資總額1862億元,推動2024年全市工業投資、工業技改投資較2021年分別增長67%、41%。
>>>相關閱讀
約800場文旅盛宴
邀您中山過大年
1月9日,“請到廣東過大年”新聞發布會在廣東大廈國際會議廳舉行。現場,中山市副市長周作德介紹,中山將以“游賞美麗中山”為主題,組織開展約800場特色文旅活動,誠邀海內外賓朋來感受“人間煙火氣,灣區好生活”。
屆時,大家可以在百年香山·光影記憶秀,看香山文化的“前世今生”;在中山詹園“穿越時空”,沉浸式體驗蹴鞠、投壺、射箭等傳統民間娛樂項目;又或者在華僑城“奇遇時光”樂園可暢玩預言秘境、部落聯盟、銀河叢林、未來星辰四大主題區32項游樂項目中趣享親子漫游歡樂時光品。
除了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大片的格桑花海、如煙如霞的紫花風鈴木、燦爛的向日葵以及“美拉德”色系的落羽杉,也到了一年一度的最佳觀賞季節,可讓您實現一次行程多種體驗。
我們期待更多的游客能夠走進中山,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與溫暖。
>>>相關閱讀
精品項目持續“上新”,中山三鄉鎮雍陌村昔日老舊農房變身打卡點
粵黔協作 山水情深
2024年1月底,中山市新一批干部組成工作組,前往六盤水市開展新一輪東西協作工作。一年時間里,工作組全力鞏固兩地協作成果,在教育協作、產業協作、消費協作等領域,持續用真情、花真金、下真功,推動兩市在協作的道路上心連心、穩步前行。
粵黔協作,不僅僅是經濟上的互補與合作,更是情感上的交流與融合。中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擁有先進的科技、資金和管理經驗;而貴州則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民族文化和廣闊的發展潛力。正是兩地在協作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才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相關閱讀
中山“組團式”幫扶六盤水,打造帶不走的“工作隊”|粵黔協作 山水情深①
中山制造+六盤水資源,百億級鋁產業集群誕生了 | 粵黔協作 山水情深②
欄目策劃:吳森林 黃凡 查九星
本期整理/點評:記者 陳雪琴
編輯 譚華健 ?二審 曾淑花 ? 三審 陳浩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