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點20分,中山市智牛電子有限公司員工楊翠紅送孩子上學后前往公司上班;下午5點,她準時下班去接孩子放學。回家后,她不僅能給孩子做飯,還能陪孩子看書學習。得益于“媽媽崗”,楊翠紅心情放松了,經濟上也有了支持,還擁有了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面對就業總量壓力與結構性問題并存的現狀,中山將“促進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納入2024年十件民生實事,并交出了一張不俗的成績單:今年,中山幫助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育兒婦女、異地務工人員等群體實現就業6.47萬人;累計建成24個就業驛站、28個零工市場(服務點),開展活動230場次,服務人員超6.8萬人次……

“媽媽崗”2.0版政策挖掘人力資源“潛力股”
“媽媽崗”是中山推動就業優先戰略向縱深挺進的亮點和創新點。繼全國率先推廣“媽媽崗”后,今年中山全面推廣“媽媽崗”2.0版政策,將有家庭成員需要照顧的群體、就業困難群體、有職業發展需求的高校畢業生、線上靈活就業群體納入扶持范圍。受益于“媽媽崗”2.0版政策,作為爸爸的馮健來從“媽媽崗”管理者轉變為“媽媽崗”上的一員,彈性工作時間讓他有更多時間照顧孩子,共擔育兒責任,同時也讓他更加體諒“媽媽崗”員工的不易。
剛從高校畢業的李麗也成為了一名“媽媽崗”員工,“高校畢業生也在政策拓展的人群里,這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去考一些對未來職業規劃發展有幫助的證書。”2024年7月入職中順潔柔后,李麗驚喜地發現,彈性工作時間還能避開早晚高峰,上班的幸福感增加不少。
中順潔柔人力資源總監張建瓴表示,自出臺“媽媽崗”2.0版政策、提出針對全體員工實行彈性工作時間以來,她感受到企業對求職者的吸引力明顯增大了,員工享受到政策福利后,工作效率有了提升,穩定性也增強了不少。
據介紹,“媽媽崗”2.0版政策的實踐延伸,讓“媽媽崗”從最初的補充用工、階段性緩解企業招工難問題的解決方案,逐漸成長為對彈性工作制度和柔性管理方式更廣泛意義上的指導方案,為部分用人單位招工穩崗提供新路徑。
同時,政策還拓寬了培訓晉升渠道,鼓勵“媽媽崗”員工多途徑提升職業技能水平,鏈接發動各方資源力量,就近為員工提供多樣化、實用性強的就業創業技能培訓,整合職業培訓機構、行業協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多方資源,定制公益性培訓項目,促進高質量就業。據統計,目前,中山累計有“媽媽崗”備案企業534家,備案崗位2.48萬個,實現就業5615人。

打破“信息孤島”,優化就業“生態圈”
前不久,55歲的寧阿姨在火炬高新區零工市場找到了一份下午的工作,與上午已有的固定工作完美銜接,地點僅隔一條馬路,“收入有了保障了!零工市場真是幫到了我。”火炬高新區零工市場設置信息發布、招聘交流、線上招聘、業務辦理和自助服務五大功能區,為群眾提供“全鏈條”就業服務。
零工市場幫助了許多像寧阿姨這樣的就業群體。寧阿姨說,過去,不少市民群眾在獲取崗位資源方面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痛點。中山打破崗位“信息孤島”,將就業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的做法讓他們感到很貼心。據悉,目前,中山已形成以28個零工市場(服務點)和24個就業驛站為主干,以超250個基層公共就業服務站點為延伸的“10分鐘就業服務圈”,覆蓋全市各鎮街。
在石岐街道的就業驛站,求職者可以通過電視大屏和掃描室內桌面二維碼獲得“一站式”就業服務,還可在就業驛站內享受免費求職登記、職業指導、就業創業政策咨詢等服務。
此外,中山還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市—鎮—村”三級零工市場和就業驛站。翻開這些點位的分布圖,不難發現,它們大多分布在人流聚集的繁華商圈、公交車站,以及靈活就業人員集聚的“蜂享驛站”等地。這樣的選址,一方面是對原有公共資源的盤活利用,通過共享人員、硬件、資源、平臺等,加載就業服務功能,一方面是借助現有場地的人流實現引流增效,提升零工市場和就業驛站的實用性和便民性。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完善零工市場和就業驛站建設,不僅有助于引導和扶持靈活就業者利用自身優勢和技能實現就業,還有助于促進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良性發展。截至2024年12月底,中山依托零工市場、就業驛站舉辦了108場線上線下的招聘活動,吸引2874家企業參加,提供崗位超6萬個。

延伸閱讀:強化技能培訓
推進“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型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離不開拓寬技能人才的發展通道,拓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成才渠道。截至2024年12月底,中山開展“粵菜師傅”培訓2955人次,“南粵家政”培訓11549人次,新增取得職業資格或技能等級證書勞動者41297人次,已經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值得一提的是,深中通道開通后,中山舉辦“饗遇深中,千鴿爭鳴”深中粵菜師傅技能交流暨中山市第三屆“鴿肴”大賽,創造“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鴿肴”吉尼斯世界紀錄,“粵菜師傅”“乳鴿指數”等引流效應持續拉動全市餐飲、文旅的用工需求,限上服務業企業新招員工環比上升12.56%。
今年,中山先后舉辦中山市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廣東省“南粵家政”技能交流展示暨大型招聘對接“五個一”活動、2024年中山市家政服務行業育嬰員職業技能競賽,打造“粵菜師傅”精品美食展銷活動,多元開展“南粵家政”重點項目培訓,遴選和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不斷強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中山還完善了技能人才培訓的“后半篇文章”。技能人才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后,可享受技能人才入戶、子女積分入學、技能提升補貼等政策福利;落實《中山市人才發展促進條例》《中山市新時代人才高質量發展二十三條》等政策,打破學歷等限制,讓“粵菜師傅”“南粵家政”等高技能人才也有機會成為特聘人才。
中山還格外關注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出臺實施《2024年中山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大行動方案》,開發見習崗位5906個,支持大學生回鄉自主創業奮斗“百千萬工程”,全市6家返鄉創業孵化基地累計入孵創業項目1614個,累計帶動就業7475人,完成了該分類的目標。
【統籌】隋勝偉 徐鈞鉆
編輯 陳家浩? 二審 魏靜文? 三審?向才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