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我市“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的關鍵一年,也是奮力建設城鄉均衡發展、共同富裕示范城市的攻堅之年。中山各單位、各行業的一線工作者滿腔熱忱地投身于推動中山高質量發展的事業當中,他們或投身“百千萬工程”,助力人居環境建設;或讓一批批尾水治理項目落地,推動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或堅守“工改”陣地,架設政府和企業溝通的橋梁……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日子,本報記者采訪了部分一線工作者,傾聽他們發表“年終講”,記錄下他們的奮斗故事和新年愿望。
●鎮街干部 梁樹華:
繼續投身“百千萬工程” 讓人居環境更美麗
黃圃鎮城市建設和管理局副局長梁樹華是投身“百千萬工程”的一名干部。昨日下午1時許,他來到廣中江高速嶺欄路出入口檢查。此處是黃圃鎮美麗鄉鎮入口通道選點,只見綠化帶里各色花草一派欣欣向榮。
回首過去一年,梁樹華成就感油然而生。據介紹,在過去一年里,梁樹華負責黃圃鎮內美麗鄉鎮出入口通道、廠房外立面整治改造、美麗示范主街等項目提升工作。其中,美麗鄉鎮出入口通道內綠化提升包括清理雜草、平整地面、種植花草苗木及完善部分市政設施,一年時間內共計平整土地約18000平方米,種植草皮約15000平方米,在草坪中種植秋楓、樟樹、木棉、陰香等喬木,總計種植約600平方米。
他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將以更加飽滿的狀態助推“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讓轄區群眾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梁樹華計劃對黃圃鎮4個社區、3個村進行城中村微改造,讓城鄉人居環境變得更加美麗。同時,他也希望更多群眾能夠參與到“百千萬工程”中,做好“門前三包”,讓黃圃鎮變得更加漂亮和整潔。

●治水干部 張嚴發:
希望每個治理項目都能造福于民
昨日,趁著中午吃飯休息的空當,中山市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專班成員、市農業農村局漁業管理科科長張嚴發驅車前往位于南朗街道的廣東中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協助其進行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項目申報工作。這樣的忙碌與奔波,對于張嚴發而言,已是這一年的工作常態。
2022年,張嚴發開始涉足尾水治理領域。面對這項新興且充滿挑戰的工作,他幾乎是從零開始,一步步摸索前行。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嚴發的這份堅持和努力逐漸取得了成效。一批批尾水治理項目在中山落地建成,成為推動漁業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不僅有效改善了當地的水環境,還為漁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2024年10月,省農業農村廳在中山召開了學習推廣魚塘尾水治理經驗做法的現場會,中山的魚塘尾水治理經驗獲得了全省的廣泛認可和推廣。
“尾水治理工作任重而道遠,只有不斷提高標準、嚴格要求,才能確保這項工作的長效性和可持續性。”張嚴發說,2025年,對于每位治水人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開始,他希望能將“真信、真建、真管、真用”的原則貫徹到底,讓每一個治理項目都能發揮實效,真正造福于民。

●“工改”干部 熊赟:
扎根基層,不斷擴大“工改”成效
昨日下午3時,剛剛從產業園區現場出來,熊赟身上還穿著“東鳳工改”字眼的紅色馬甲、戴著安全帽。熊赟原本是東鳳鎮水務事務中心的一名辦事員,2022年底成為東鳳鎮“工改”工作組的一名“工改”干部。
“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升級改造意味著重新戰略部署,是重大挑戰和機遇。”熊赟深知這一點,作為“工改”干部,他將自我定位為打通政府和企業的橋梁,“讓政策能夠像‘春風化雨’一樣普及到每一個有改造意向的企業,讓企業感受到政府的支持力度,包括幫企業走出成本困境、解決改造期間企業面臨的生產現狀。”
回首過去一年,熊赟感慨萬千。2024年以來,東鳳鎮大力實施“鳳凰計劃”,完成全鎮認定拆除整理低效工業用地60個項目總面積為852.93畝,成功盤活同安北片區閑置近十年的558畝用地,“工改”工作推進卓有成效。
邁向2025年,熊赟表示,他將與工作組的同事們繼續扎根基層,堅守“工改”陣地,擴大“工改”成果,實實在在服務企業,為企業排憂解難,為中山高質量發展貢獻“工改人”的一份力量。

●援藏醫療隊隊長 曹彬:
繼續發揚中山醫生援藏精神
曹彬是中山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一名副主任醫師,2024年4月底被選派到海拔約3400米高的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人民醫院援藏一年。
曹彬回憶,2024年4月24日中山市第十批10名隊員剛到工布江達縣人民醫院,便努力克服高原反應,合力處理重癥病人。“還記得我做一臺手術時,藏族同胞問我手術是不是一定沒問題。平時我們一般會回答任何手術都有風險,不能保證一定能做好。但是在這里,如果這么說病人一定會跑到更大的醫院去,所以我頂著巨大的壓力對藏族同胞說,這個小手術肯定沒問題,放心交給我!”曹彬說,最后他順利地完成了手術,術后也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感謝。
據介紹,工布江達縣人民醫院系一所二級乙等醫院,技術力量相對薄弱,曹彬作為第十批醫療隊隊長,帶領中山市10名醫療專家進行幫扶,包括泌尿外科、肝膽外科、骨科、婦產科、口腔科等,大大提高了該醫院整體醫療水平,實現了工布江達縣醫療服務能力從量到質的華麗蛻變,醫療服務可及性得到有力保障。
展望新的一年,曹彬說他將帶領中山市第十批醫療隊員繼續發揚中山醫生“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藏精神,把援藏工作落到實處,讓中山人民與西藏同胞之間的友誼更加深厚,為雪域高原群眾的健康貢獻自己的力量。
●志愿者 洪建明:
讓殘疾人的心靈“不殘缺”
2024年是中山市助殘志愿者協會會長洪建明從事志愿服務的第13個年頭。回顧這一年,他在幫助殘疾人的路上做了很多:他帶領全市29支助殘志愿者服務隊伍,積極開展更換照明設備、小家電清洗、婚戀交友、微心愿圓夢等一系列助殘志愿活動。“一年52周,幾乎一大半的周末都走在鄉鎮社區的路上。我們希望通過努力,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勇敢地面對生活。”
然而,洪建明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目前全市有3.1萬持證殘疾人,他們面對的每一類殘疾人困難和需求都不一樣,還有一戶多殘、依老養殘等家庭情況。“我們需要鏈接更多的愛心資源,精準幫扶。”洪建明說。
在日常走訪中,洪建明敏銳地發現,除了物資需求,殘疾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心理健康、精神需求也值得全社會關注,特別是家庭成員支持。“我們期待社會對殘疾人多一些平視的目光,包容接納他們。但在一些殘疾人家庭的家庭成員不懂得如何和殘疾人相處,不懂得如何激發殘疾人的潛能,讓殘疾人陽光地走向社會。”洪建明說,2025年,中山市助殘志愿者協會將通過舉辦講座、開展心理咨詢活動等方式為他們送上科學的知識。

●教練 葉向陽:
希望為中國拿更多金牌
“攀巖從來都不只是一項單純依靠體力的運動,它考驗的是全方位的素質和強大的精神信念。”從中山紀念中學走出的國家攀巖隊全能組主教練葉向陽說,他自2024年12月25日便開始領著國家攀巖集訓隊全能組扎根在北京懷柔國家登山訓練基地。這次冬訓營集結了國內最優秀的攀巖運動員、教練員和科研人員,既是國家攀巖隊備戰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新起點,也預示著洛杉磯奧運會備戰工作的全面展開。
2024年8月1日,他率領中國攀巖隊出征第3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并有了精彩表現。
“這次冬訓營里有四名中山的運動員。”葉向陽說,這四位目前就讀于中山紀念中學初中部,是他一直帶著成長起來的攀巖健將,“這些運動員跟著我訓練了很長時間,都有著非常扎實的基本功,技術非常全面。”
葉向陽不僅要為全隊近20名運動員制訂訓練計劃,還要關照運動員的心理和營養等多方面問題。新的一年,葉向陽希望能帶著國家攀巖隊在技術和體能上取得突破,全隊的整體水平都要有個大的提升,“期待在全能項目上突破歷史最好成績,在世界級的比賽中能多為國爭光。”

●澳門青年 鄺子峰:
讓“中山品牌”走向國際
出生在澳門的鄺子峰是典型的“廠二代”,目前在沙溪鎮經營中山市通偉服裝有限公司。“通偉服裝”的品牌曾是他的父親與合伙人共同創立的IP。經歷過國外讀書、游學,回國后在北京打拼等不同歷練后,鄺子峰近年回到中山,慢慢接手管理父親的企業,并創立了新的服裝品牌。
這幾年,鄺子峰不停地往返澳門和中山。“在中山待的時間多了,自然而然喜歡上這座城市,現在回澳門的時間反而少了。我想,在中山也是能夠打造出厲害企業的。”近年來,鄺子峰不斷更新企業設備,積極擁抱5G技術,通偉服裝先后成為中山市首家“數字化智能化示范車間”服裝企業。在品牌經營上,他相信“未來的衣服,都需要有功能性。”他創立品牌服裝不斷帶給消費者新的功能體驗和時尚設計。
2024年,他來到南區街道曹邊村,和朋友們一起創立文創企業“瓏王廟”,通過深挖曹邊當地的狀元文化、廟宇文化和華僑文化,已經開發了10多種文創產品,深受游客的歡迎。“我們相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山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我們有信心借助設計力量為古老的東方文化注入新的靈魂。”展望2025年,鄺子峰希望聯動更多的資源舉辦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活動,推動“中山品牌”走向國際。
【統籌】袁嬋
編輯 侯海影?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查九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