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山大地上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一批又一批的黨員干部和群眾齊心協力,共同投身于“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的火熱實踐中。
數據顯示,當天上午,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共有2475名黨員下沉村(社區),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農房風貌管控等工作。他們按照逐房逐戶過篩的要求,排查整治農房老屋3萬多戶,清理垃圾黑點等公共空間1813處,拆除亂搭亂建604處。7280名鎮街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6229名村(社區)黨員沖鋒在前,帶頭攻堅,共發動社會力量1.4萬人參與此次活動。在黨員干部們的引領下,群眾熱情高漲,紛紛響應,形成了“黨員干部帶頭干,群眾跟著一起干”的良好氛圍。
當前,黨建引領奮戰“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已進入第8周。為了鞏固和深化行動成果,中山各鎮街正積極推動建章立制工作。他們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和村規民約,希望能通過這種制度化的方式,將百日攻堅中形成的良好做法和經驗固化下來,持續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三鄉鎮:“小積分”助力人居環境大提升
28日上午,冬日暖陽下,三鄉鎮雍陌村的招商路和雍泉路旁地塊來了一群志愿者。雍陌村聯合“入鎮下村”結對單位的黨員和群眾60余人來到這兩處街巷開展整治行動。只見大家分工明確、相互支持,對地塊的積存垃圾、雜草雜物、廢棄物等進行全面清理。
這樣火熱的場面,最近每周六都能看到。據介紹,自黨建引領奮戰“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開展以來,三鄉鎮雍陌村積極響應,累計發動黨員干部、群眾560多人次參與攻堅行動。他們走訪排查了近1000戶農房老屋,并成功清理整治閑置宅基地、閑置公共空間、閑置農房僑房及“三不管”地帶等24處。
在保持攻堅力度不減的情況下,雍陌村還致力于推動建章立制,以鞏固攻堅成果。據雍陌村黨委書記鄭文賀介紹,村里實施了“黨建+積分制”的獎勵機制,鼓勵群眾參與“四小園”管護與“美麗庭院”建設。村民可以通過上傳庭院美化、環境整治以及村內衛生黑點的圖片到村內數字化平臺,經村委審核后獲得積分。積分累積到一定程度,便可以兌換生活用品。這一機制有效激發了村民的內生動力,使大家從“推著干”轉變為“比著干”,有力推動了人居環境建設的持續發展。
截至12月,該村積分銀行的關注人數已達到569人,總積分5120分,參與積分銀行活動的村民達265人次,共開展兌換活動6場次,累計兌換積分2325分。
“現在,每家每戶都自覺做好‘門前三包’,自覺抵制亂搭亂建、亂扔亂掛等行為,村里的環境衛生、綠化美化工作大家都搶著干,比積分、爭先進、兌獎品成為閑聊話題!”村民鄭姨笑容滿面地說道。
據悉,除了推行鼓勵機制,雍陌村還通過“四議兩公開”將農房風貌管控詳細方案納入村規民約,從源頭上管理約束新增農房面貌。記者注意到,在新修訂的村規民約中,村民需要按照農房管控導則和農房設計圖集推薦的設計方案改建、重建或新建農房,以求做好風貌管控,形成統一風格。

黃圃鎮:“紅心”議事園引領鄉村風貌變革
在黃圃鎮石軍村,七宅涌橋頭的“紅心”議事園,成為了村里宣傳村規民約、凝聚百日攻堅合力的重要陣地。在這里,村民積極響應“百千萬工程”號召,先后實施內河涌岸線整治、清拆“四亂”、清淤疏浚、修復岸墻等鄉村風貌提升工程。在這里,村民出謀劃策,通過建造護欄、栽種植物、描繪墻畫等方式打造近千米的綠美岸線,收獲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我們充分發揮鄉村振興促進會和‘紅心’議事平臺作用,向村民宣傳‘百千萬工程’農房風貌提升和人居環境整治的目標和意義,讓村民化被動為主動,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黃圃鎮石軍村黨委書記郭宋華告訴記者,在村規民約的規范指引下,村民已形成廣泛共識、凝聚共建合力,共同繪就了美麗鄉村新畫卷。同時,借助村規民約進一步明晰綠化美化、“門前三包”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的規范要求,通過長效機制讓村民在參與“百千萬工程”中,有章可循,按規行事。
據黃圃鎮黨群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梅珊透露,自黨建引領奮戰“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開展以來,石軍村共排查整治農房老屋834戶,清理空置農房及僑房、空置宅基地、空置公共空間和“三不管”地帶等“四類空間”20處(棟),拆除亂搭亂建33處,農房美化提升13棟,鄉村風貌明顯提升。
石軍村只是黃圃鎮推進“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的一個縮影,自今年11月黨建引領奮戰“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開展以來,黃圃鎮黨委積極統籌市鎮村黨員干部力量,圍繞聚焦“一個重點”、緊盯“一張清單”、整治“四類空間”落實攻堅任務,以“黨委帶頭、黨員示范、黨群聯動”工作模式,按下百日攻堅“加速鍵”,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落地見效。

東鳳鎮:村規民約“約”出文明新風尚
一大早,東鳳鎮西罟步村黨委委員郭桂南又穿上了志愿紅馬甲,精神抖擻地出現在西罟步村西罟大道的村史公園,準備開展新一輪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對于他來說,每周六的整治行動已成為了一種習慣。然而,最近這些行動又有了一些新的變化。為了進一步提升村莊的整體環境,鞏固治理成效,村里把將農房風貌管控、人居環境治理、垃圾處理及打擊垃圾偷倒等內容全部納入了村規民約,并形成長效管理機制,這樣一來,村民們更加積極地投身到“百千萬工程”中來,共同為村莊的美化貢獻力量。
“一方面,我們組織志愿者通過向微信群和大喇叭等進行廣泛宣傳,對亂堆垃圾、亂傾倒垃圾等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另一方面,我們對西罟大道的沿街商鋪和房屋進行外立面提升改造,通過這個行動,我們村各方面的人居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也得到村民一致認可。”郭桂南告訴記者,在農房風貌管控上,西罟步村村干部聯合設計公司,對全村房屋進行了全面摸排。在此基礎上,他們編制完成了《西罟步村農房管控建設規劃》。
這份規劃集納了集體智慧,明確以聯合體塊方式改造建筑墻身與墻裙,并選用暖色調的色彩方案。同時,村里還開展了農房風貌管控示范區建設,對橫瀝片區房屋及商鋪進行統一的外立面裝飾。為了確保每一棟新建房屋都符合村莊整體布局與建設標準,西罟步村還成立了國土建設專班,對村民建房進程實施實時監督與專業指導。
在人居環境管理上,西罟步村則通過“四議兩公開”,即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會議決議,以及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的規范程序,確定了將宴請餐廚垃圾及村民家中大件物處理、垃圾偷倒舉報有獎制度納入到村規民約中。“四議兩公開”充分體現了基層民主,得到了農村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廣泛擁護。
“正是通過這些措施,西罟大道沿線商鋪、農房風貌得到極大的提升,村內人居環境得到很大改善,推動了百日攻堅行動成果的長效化。”郭桂南笑著說道。
“看到村里志愿者們的辛勤付出,我們作為村民也備受鼓舞。”東鳳鎮西罟步村村民黃桂榮告訴記者,她們也會積極配合村里制訂的規章制度,自覺做好“門前三包”,共同為美麗鄉村建設出力。

小欖鎮:獎勵方案激發社區共建活力
在小欖鎮績東二社區,居民何鑒昌不久前剛購買了一批綠植,將自家花園和門前裝點一新。他興奮地告訴記者,“自從社區推出獎勵計劃后,大家熱情高漲,紛紛動手美化自家環境。現在,每家每戶的門前都干凈整潔,花草繁茂,道路也寬敞了許多。每個人都夸贊我們村子變得越來越漂亮了!”
據悉,何鑒昌口中的獎勵計劃,正是績東二社區黨委在經過深入走訪、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以及集體研討后,精心制定的《績東二社區股東戶行為準則獎勵方案》。這個方案從2024年12月正式實施,為社區治理注入了一股新風。
根據方案規定,對積極參與農房風貌提升、“四小園”建設等工作的股民以戶為單位進行獎勵,每人每年獎勵200元,費用合計約每年100萬元;對違規違法和不配合的股東和股東戶進行提醒、通報及不予獎勵。
小欖績東二社區黨委副書記黃楊輝告訴記者,這一獎勵機制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村規民約設立的,旨在通過現金獎勵的方式,鼓勵股民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農房風貌提升和“四小園”建設中來,從而推動“百千萬工程”的有效落地。“這種方式既受群眾歡迎,又能激發他們的主動性,真正實現了從‘要他做’到‘他要做’的轉變。”黃楊輝表示,現在,村民們看到社區環境的整體改善,也都自發地開始整理自己的家園,這也大大減輕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
據統計,“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行動以來,績東二社區共排查宣傳農房1962戶,整治衛生黑點198處,清拆亂搭建物31處,清理垃圾、雜草及雜物共27.4噸,社區面貌煥然一新,整改成效得到了轄區居民的一致認可。
縱觀整個小欖鎮,在“三清三拆三整治”、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等目標任務的引領下,黨員們充分發揮了帶頭作用,同時激發了群眾和企業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社區建設,形成了“自己的家園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小欖鎮已發動村(社區)黨員干部、群眾等超1.3萬人次參與,通過多渠道籌措超214萬元投入“百日攻堅”行動中,累計清理整治“四類空間”2212處,拆除亂搭亂建227處,農房美化提升258棟,新建四小園25個,為小欖鎮的人居環境既增“顏”又提“質”。
【統籌】王蔚然
編輯 陳家浩?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蘇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