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黨建引領奮戰“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來到第七周,中山各鎮街圍繞堅定不移完成“百千萬工程”人居環境整治、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等年度既定任務,持續深入開展黨建引領“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工作熱情不降,攻堅力度不減,逐步推動建章立制,鞏固攻堅成效。
記者了解到,自市委組織部、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聯合發出《關于開展黨建引領奮戰“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的通知》以來,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鎮街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以及村(社區)黨員總共投入12.8萬人次,排查整治農房老屋27萬戶,清理空置農房及僑房525棟、閑置宅基地1092塊、垃圾黑點2.3萬處,清理垃圾5351噸,拆除亂搭亂建2956處,同時騰出植樹面積24.1萬平方米,種植苗木5.2萬株。550名公職人員、284名“兩委”干部、2669名黨員帶頭開展自拆自改,累計發動社會力量13.7萬人次參與活動,人居環境持續優化,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古鎮鎮:
“積分制”激發群眾參與熱情
21日上午,冬日暖陽下,古鎮鎮東岸中路南8號旁地塊來了一群志愿者,古鎮鎮黨政領導、中山市第二市區人民檢察院機關黨委、鎮駐村組、曹二村黨委班子和一眾黨員、志愿者120人來到這里,對這一閑置土地開展攻堅行動。只見大家分工明確、相互支持,發揚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對地塊的積存垃圾、雜草雜物、廢棄物等進行全面清理,隨后這里將持續美化綠化。當天上午,該鎮還有1300名機關事業單位、“雙聯雙助”結對單位、群眾志愿者等人員深入到13個村(居)開展攻堅行動。
這樣火熱的場面,每周六都能看到。據介紹,開展黨建引領奮戰“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以來,古鎮鎮堅持黨建引領,積極響應、全面動員,利用周末時間進行集中攻堅,累計發動市鎮村黨員干部近7500人、志愿者及群眾2200余人參與行動,形成黨員干部帶頭干、群眾跟著一起干的良好氛圍。該鎮通過聚焦“一個重點”、緊盯“一張清單”、整治“四類空間”,全方位提升鎮村風貌和品質,共建綠美家園。
在保持攻堅力度不減的情況下,古鎮鎮逐步推動建章立制,持續鞏固攻堅成效。據介紹,該鎮通過將黨建積分制與“百千萬工程”、鄉村綠化工作、人居環境等重點任務有機結合,積極探索推行“積分制”管理制度。通過印發《古鎮鎮基層黨建引領“百千萬工程”積分制實施方案》,引導各村(居)通過清單化賦分、規范化評分、高效化用分等方式,古鎮鎮激勵群眾將農村基層治理由“村里事”變成“家家事”,以“小積分”撬動“大治理”。
目前,全鎮13個村(居)利用“黨建積分制”發動群眾千余名參與到“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行動中來,累計發放積分5.6萬分。“黨建+積分”模式的成功推廣有效增強村(居)民主人翁意識,動員全鎮廣大黨員群眾日夜兼程奮戰“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自己家園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為古鎮鎮鄉村治理注入新活力。

西區街道:
“三化”機制推動
百日攻堅行動“加速跑”
在西區街道,黨建引領奮戰“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以來,該街道以“上下一盤棋、全員一股勁”的行動力,通過聚力結對共建實效化、“紅黑榜”評比常態化、積分管理長效化的“三化”機制,助力“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行動跑出“加速度”。
聚力結對共建實效化方面,西區街道黨工委積極聯動“雙聯雙助”、黨建共建等單位,聚焦“四類空間”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綠化美化、入戶宣傳等重點工作,通過“資金支持+資源聯動+項目結對+志愿服務”的方式,引導廣大黨員群眾踴躍投身到百日攻堅行動中。
近日,彩虹社區黨委聯動廣東達華建設集團、街道“六聯系”工作組對運動場地進行修繕,“微改造”后的籃球場整體面貌換新顏。“升級改造后的籃球場顏值提升了,居民群眾的‘幸福感’也大大提升,作為社區的一分子,我也要好好愛護這舒適的環境,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家園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彩虹社區居民黃叔叔開心地說道。
“紅黑榜”評比常態化方面,百日攻堅行動以來,西區街道共開展“紅黑榜”評比11期,發動1000多名黨員群眾參與評比,推動解決人居環境問題450余個。隆昌社區的黨員明叔說:“美麗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建設,人居環境變好了,生活才會更舒心,希望更多的人也跟我們一起加入進來,化身美麗家園建設的‘網格員’‘監督員’,自覺做好‘門前三包’,自覺抵制亂搭亂建、亂扔亂掛等行為,共同為美化家園努力,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積分管理長效化工作中,該街道充分運用“i志愿”“志愿中山”平臺,積極聯動中國電信,推行“積分銀行”系列活動,累計發動轄區黨員、志愿者、居民群眾近3000人參與到百日攻堅行動中。“經過探索實踐‘積分制’管理,在廣大黨員的帶動下,大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許多入黨積極分子、青年團員和熱心群眾都紛紛主動參與到行動中!”西苑社區黨委副書記梁杰麗感慨說。

沙溪鎮:
念好農房風貌提升“六字訣”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12月21日,寒溫來襲,沙溪鎮百日攻堅行動一線,始終保持沖鋒勁頭,一片熱火朝天。沙溪鎮持續開展黨建引領奮戰“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行動,通過堅持念好“清、拆、洗、綠、美、改”農房風貌提升“六字訣”,讓鄉村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與日俱增。隨著百日攻堅行動的持續推進,在“清、拆、洗”的基礎上,“綠、美、改”正有序推進。
在沙溪鎮象角村的村口,一座見證歲月變遷、承載傳承記憶的花園——象角斌園本已逐漸荒蕪。為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象角村決定將雜草叢生的斌園進行整體改造提升,在保留原有亭臺樓閣建筑風貌的基礎上,將部分陳舊圍欄進行拆卸,并種植精心布局的綠植花卉,景觀面貌煥然一新。改造成新型花園后,荒廢已久的斌園宛如新生。“經過改造,花園環境更好更美了,在家門口休閑娛樂也更方便舒心。”村民對此贊不絕口。
在康樂村,村黨員干部通過對僑房集中排查、登記造冊,想方設法逐一聯系屋主,反復宣傳、爭取支持配合改造,一幢幢老僑房煥發新活力,成為鄉村一道亮麗風景。
位于板尾園小組東升街29號的僑房外墻日久失修,村黨員干部聯系定居香港的屋主黃先生,反復宣傳開展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工作的目的意義,得到黃先生的理解支持。黃先生積極與還在本村居住的親人溝通,出資將僑房進行外立面美化,使整棟舊僑房煥發新生,別具韻味。
無獨有偶,水溪小組十三巷的僑房因屋主移居海外空置多年日久失修,村黨員干部聯系其在村親人,宣傳農房風貌提升工作的重要性,得到屋主陳先生大力支持,迅速將其祖屋進行外立面美化,展示著僑房新韻。
據統計,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以來,沙溪鎮發動了黨員4887人次、群眾2646人次,清理農房僑房95棟、閑置宅基地29塊、公共空間及“三不管”地帶678處,拆除亂搭亂建115處,完成農房美化提升74棟,新建四小園7個,騰出植樹面積2.5萬平方米。街頭巷尾的“四小園”綠了,農房外墻周邊環境美了,村內設施與閑置空地“改”出新風貌,念好“六字訣”收獲了村民“大幸福”。
【統籌】徐鈞鉆
編輯? 王欣琳? 二審 黃廉捷? 三審 陳浩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