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在中山市海外傳播中心舉行了《援非行醫記——我在赤道幾內亞的574個日與夜》新書發布會。該書由中山市中醫院骨科主任醫師、中國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隊員張振山醫生撰寫,記錄了他在非洲赤道幾內亞的醫療援助經歷。
?
在發布會上,張振山醫生分享了他的援非心得,回憶了初到赤道幾內亞時的挑戰,包括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以及如何通過中醫的神奇療效贏得當地患者的信任。張醫生特別提到了使用棍點理筋手法治療頸肩痛、腰腿痛的情景,如何通過八段錦等養生功法與當地社區建立聯系。
在揭牌儀式上,張振山醫生的新書被正式介紹給公眾。他的書籍不僅是個人經歷的記錄,更是中非友誼和中醫文化在非洲傳播的見證。張醫生的分享中,特別提到了赤道幾內亞總理的感謝信,這封信不僅是對他個人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整個醫療隊的贊譽。
發布會上的特別環節是連線赤道幾內亞的友人,包括赤幾第一夫人基金會秘書長、當地的醫生和在中國的赤幾留學生,他們發表了收到新書的感受,表達了對張振山醫生和中國醫療隊的感激之心。
新書發布會上,張振山醫生獻花給妻子。記者 孫俊軍 攝
贈書儀式上,張振山醫生向中山市圖書館、中山市檔案館以及學校等機構贈送了新書,希望以此推廣中醫文化和援外醫療精神。
中國第31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隊長陳光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醫療隊在赤幾的工作中,不僅為當地人民提供了及時的醫療和咨詢服務,還推動了“春苗行動”的順利開展和完成。陳隊長強調,醫療隊的工作獲得了當地人民和政府的高度評價。
張振山醫生分享他的援非心得。記者 孫俊軍 攝
《援非行醫記》的發布,是作者對所有援外醫療隊隊員的崇高敬意。該書讓讀者有機會更加深入地了解援外醫療工作的重要性和中醫文化的價值,同時也見證了中非友誼的深厚和中醫文化的魅力,詮釋了“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精神。
攝像 記者 孫俊軍
編輯 譚華健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吳森林
記者 詹琪琳 謝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