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冬日暖陽照耀下的中山大地一片生機勃勃。中山各鎮街堅定不移完成“百千萬工程”人居環境整治、農房風貌管控提升、“三清三拆三整治”等年度既定任務,聚焦問題持續攻堅,深入開展黨建引領“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
據介紹,市委組織部、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聯合發出《關于開展黨建引領奮戰“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的通知》以來,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鎮街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以及村(社區)黨員總共投入11.2萬人次,排查整治農房老屋23.6萬戶,清理空置農房及僑房484棟、閑置宅基地944塊、垃圾黑點2.1萬處,拆除亂搭亂建2625處,完成農房美化提升2954棟,同時騰出植樹面積23.7萬平方米。508名公職人員、276名“兩委”干部、2490名黨員帶頭開展自拆自改,累計發動社會力量12.4萬人次參與此次活動。

南區街道:
每周制定攻堅方案
推動“美麗僑鄉”煥新顏
14日上午,南區街道黨群同心,投身“三清三拆三整治”、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四小園”建設、綠化美化等家園建設工作。市直機關單位黨員干部,南區街道黨政領導及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基層一線黨代表、黨員群眾志愿者共700余人參加活動。在黨員干部帶動下,越來越多居民群眾自發加入攻堅行動中,“黨員帶頭、群眾響應、全民參與”的氛圍蔚然成風。
在寮后學校、塘包山草地周邊,現場熱火朝天,志愿者們分工明確、齊心協力、各司其職,大家不怕臟不怕累,投入到“四小園”建設和綠化美化工作中。“這幾年明顯看到南區的變化,環境越來越美,作為一名黨代表,同時又是一名人民教師,參與家園人居環境整治責無旁貸。”當天上午,良都中學校長肖軍就帶領90多名黨員教師參加了該區域的志愿活動。
在馬嶺社區,社區黨委將參與志愿服務納入黨員群眾積分制積分事項,通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村居代表聯系群等,提前發布活動并招募志愿者,由過去的“任務命令”變為“激勵引導”。居民群眾紛紛主動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四小園”建設及其維護工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曹邊—北臺片區農房風貌示范帶已近完工。環境變美了,群眾也主動投身到“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行動中。“原來我的食店周圍放置較多雜物,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大,加上我們店正處在典型培育村重點區的主要線路上。看到黨員干部每周帶頭把環境變靚,我就把雜物都清理了。商鋪周邊的環境好了,食店的生意也就越來越好。”在南區,像食店老板石鳳玲這樣積極主動投身攻堅行動,并獲得感滿滿的群眾還有很多。
據了解,黨建引領“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南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每周組織部門、社區和經聯社召開工作部署會、推進會,傳達本周攻堅重點、解決攻堅難題,聚焦“一個重點”,緊盯“一張清單”,圍繞“四類空間”,提前制定本周工作方案,具體化、清單化、目標化攻堅任務,責任到人,提高攻堅效率。每周有明確的目標,有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越來越多的市民群眾主動加入,美麗僑鄉煥發了新活力。

石岐街道:
把黨建引領“百千萬工程”
納入村規民約
14日,石岐街道發動“入鎮下村”市直單位黨員干部126名、街道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341名、社區黨員以及群眾志愿者505名,共計970多人深入社區一線,開展房屋排查整治、“四類空間”清理等工作。其間,部分社區黨委召集了黨員和居民代表,將黨建引領“百千萬工程”的工作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中。
宏基社區等3個社區黨委第一時間召集黨員和居民代表,商討并修訂居民公約,將黨建引領“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相關內容加入村規民約中,通過提高全體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服務能力,依靠基層善治維護居民共同利益。
蓮員社區等3個社區黨委則學習借鑒深圳經驗,打造商圈一體、共建共管的“商家聯盟協會”,通過商家內部互相監督、社區文明志愿者外部督促,與街道城管部門執法三者結合,引導商家從被動管理轉變為主動參與。香山古城綜合黨群服務中心則摸排“岐理商鋪”文明商家,建立餐飲商戶聯盟引導參與“自治”。石岐街道與超10000戶臨街商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計劃打造12條“門前三包”示范街。
在仙湖社區永全街西一巷,有一塊閑置已久、堆滿雜物的宅基地,鄰居發叔深受困擾。自百日攻堅開展以來,仙湖社區黨委積極行動,組織志愿者對閑置宅基地展開全面的衛生清理工作,發叔說:“現在環境好了,蚊蟲也少了,我們出入都更加舒服了,這是實實在在幫我們解決問題。”
東明社區針對荔園悅享星醍小區周邊的閑置公共空間進行整治和清理。原本“臟亂差”的閑置空地變得整潔優美。小區黨支部黨員陳松升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響應號召,他表示:“作為小區黨支部的黨員,我更有責任參與其中,更好地引導居民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濃厚氛圍。”
環境變好了,越來越多的群眾也加入行動中。據介紹,黨建引領“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開展以來,石岐街道堅決整治“四類空間”,逐一排查閑置僑房、閑置宅基地、閑置公共空間、“三不管”地帶,整治隨意占用、拆除圍擋,清除雜草和垃圾等。目前累計排查出“四類空間”近200間(塊),清理閑置公共空間171塊,清理“三不管”地帶9塊,清理閑置僑房4間,清理閑置宅基地4塊,騰出可植樹面積2300平方米,種植苗木800多株,成效十分顯著。

沙溪鎮:
人居環境煥新顏
贏得群眾笑開顏
14日,沙溪鎮圍繞堅定不移完成“百千萬工程”人居環境整治、農房風貌管控提升等年度既定任務,聯動12個市聯村單位,組織全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約1300人聚力攻堅一線,下沉到18個村(社區)深入開展黨建引領“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行動。
在塔園正街,曾經一塊長期被雜草和垃圾霸占的閑置地,是村容村貌的“頑疾”。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港園村經開會研究決定,由港園村與熱心鄉賢共同出資將此地打造為小公園。如今,這片荒地已成功蛻變為村民喜愛的休閑公園,村民們對此贊不絕口。
這一變化激發了村民參與百日攻堅行動的積極性。“現在村里閑置地的雜物都被清理了,周邊房屋也都美化了,村容村貌都大大提升,我也要跟上大家的腳步才行。”一位村民開心地說道,他主動拆除窩棚,認真清理院落,精心修剪綠植,仔細清掃垃圾雜物,還將斑駁脫落的房屋外墻重新粉刷美化。改造完成后,煥然一新的房屋和新建“四小園”相互映襯。
中開高速建成通車以來,位于濠涌村大同小組的中開高速橋下空間約7000平方米土地閑置已久,成為人居環境黑點。連日來,濠涌村大同小組經與相關單位充分溝通同意后,大刀闊斧攻堅橋下空間改造,通過平整土地、清理雜物、鋪種草皮、種植綠植、裸土覆蓋綠網等措施,把雜亂無章閑置橋底空間建設成綜合性場地健身體育公園。健身公園設置三個籃球場以及羽毛球場、乒乓球場、健身設施區域、公益宣傳等綜合性場地。橋下空間從“雜亂無序”向“美化綠化”轉變,美了鄉村、樂了群眾。
衛生黑點、盲區一直是村莊環境治理的難點、痛點。看著連月來,黨員干部、志愿者們分區域包干,逐一攻堅,銷號推進,確保整治“無死角、無遺漏、無盲區”,掀起“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行動熱潮,群眾也參與到百日攻堅行動中來,他們自覺做好“門前三包”,主動清理房前屋后堆積的雜物和生活垃圾,積極配合開展衛生整治。據悉,沙溪鎮本周清理閑置農房、僑房35棟,清理閑置宅基地5塊,清理公共空間、“三不管”地帶75處,拆除違搭亂建47處,新建四小園1個,種植苗木24株。

小欖鎮:
黨群合力共同推動
農房風貌管控大提升
14日,小欖鎮繼續深入推進黨建引領“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行動,鎮領導、各部門、各村(社區)、市直單位、“兩企三新”黨組織的黨員干部及志愿者、群眾共1800多人參與到行動中。除了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閑置地改造等工作外,當天多個村(社區)組織黨員、群眾合力,聚焦農房風貌管控提升開展重點攻堅。
在西區社區創建路,社區黨委與駐點部門——小欖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聯合,向主干路赤膊墻體發起“攻堅”。現場,居民與工作人員默契配合,一起精心調色、細致粉刷。社區還請來了升降車,對房屋二樓的外墻也進行了粉刷。昔日斑駁陸離的墻面,漸漸披上嶄新“外衣”。前期社區兩委干部深入每條街巷、每處角落,與群眾細致規劃改造方案。社區的黨員群眾也紛紛加入行動中,前期清理好房前屋后雜物、飄蓬等,大家都以主人翁的姿態為家園建設添磚加瓦。
在同茂社區,志愿者們來到三益街和同步巷一帶,針對這一區域的橋面、農房以及“四小園”進行美化改造。志愿者們首先對橋梁和農房進行細致的清理,再用精心粉刷,使橋梁和農房煥然一新。另一邊志愿者們給拆除圍擋雜物后的四小園安裝上籬笆,讓環境整潔有序。活動中,黨員群眾還聚焦謙益街附近的人居環境整治黑點問題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對照問題清單壓茬推進、逐一銷號,確保清理不留一處空缺、不放過一個死角,讓“一方干凈”帶動“全域整潔”。
在寶豐社區,小欖鎮聯合有關市直單位圍繞橫河村籃球場一帶的居民區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據介紹,自黨建引領奮戰“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寶豐社區黨委緊盯重點難點,通過入戶走訪廣泛發動居民群眾參與“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行動,其中,社區以寶豐西路為農房改造提升先行試點,社區黨委做通群眾思想工作并共同商定提升方案后,目前已籌集資金為兩戶農房進行外墻美化提升。
編輯 王欣琳?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林志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