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為期3天的第二十八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在中山市小欖鎮菊花園開幕,其間2024粵港澳大灣區獨角獸企業大會同步舉行。活動上,中國發明協會獨角獸企業創新分會會長解樹江發布并解讀了《粵港澳大灣區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
該報告深入剖析了粵港澳大灣區獨角獸企業的基本特征。報告顯示,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獨角獸企業總數達106家,總估值高達2.53萬億元,平均估值為238.74億元,數量和總估值均超英法德意四國獨角獸企業之和。
在賽道分布方面,粵港澳大灣區獨角獸企業主要集中于先進制造、生活服務、人工智能、汽車科技和金融科技等領域。其中,先進制造企業數量最多,達29家,總估值為7831億元,在數量和估值上均居各賽道之首,主要集中在集成電路、新能源和新材料子賽道。生活服務、人工智能、汽車科技、金融科技等賽道企業數量分別為18家、14家、10家和8家,總估值達4368億元、1384億元、2617.57億元和3614億元。
在城市分布方面,深圳擁有55家獨角獸企業,總估值達1.24萬億元,居粵港澳大灣區首位。廣州、香港分別有30家和9家獨角獸企業。
解樹江在解讀時指出,中山有望在未來成為獨角獸之城。過去兩年,中山的科技與研發投入連續突破百億元,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超過28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3000家,展現出強勁的創新活力。在人才方面,中山省市級創新科研團隊和博士、博士后平臺數量持續增長,特聘人才和技能人才儲備豐富,為城市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在知識產權方面,中山專利授權量位居全省第五,發明專利授權增速居珠三角第一。
此外,中山新興產業快速發展,近30個健康醫藥項目簽約落地,氫能制儲加一體化示范站投入試運行。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深入推進,先后成為國家和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居全省前列,多方面的突破為中山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編輯? 張英?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