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全國‘光與海’高端學術會議——‘光與海’論壇(總第7期)”在中山市舉行。論壇進一步凝聚我國海洋與光學領域科技工作者的集體智慧與力量,促進海洋與光學領域深入交流,大力推動光學技術與海洋應用的融合發展。
此次會議邀請了四位院士作特邀報告、近八十名光學和海洋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海洋光學的最新進展與未來趨勢,推動海洋探測技術及儀器裝備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的海洋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春理工大學姜會林教授作報告。通訊員供圖
會議由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業委員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光機電技術與系統集成分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生態學分會、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海洋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天津大學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辦,長春理工大學、長春理工大學中山研究院承辦。會議從11月15日至11月17日,以線下大會特邀報告的形式展開,議題內容涵蓋了海洋研究的先進光學技術儀器、海洋環境生態與資源監測的技術裝備等方面的內容。專家學者們交流光與海交叉學科中的前沿科技,促進光學技術與海洋研究的深度融合,為中山光電行業帶來新的知識碰撞,共同助力中山“灣區光谷”建設。
“中山火炬區是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也是中山市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我們正舉全區之力,高擎創新的‘火炬’,打造了面積超萬畝的‘灣區光谷’。希望推動更多的光電光學項目在火炬投資落地,助力海洋技術研發的創新,成果的運用。”火炬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肖宜東說。
長春理工大學中山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致力于海洋光學的研究與應用,把握深中通道通車的重大歷史機遇,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編輯 譚華健?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向才志
記者 付陳陳 通訊員 劉馨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