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清晨,南頭鎮南城社區居民朱瑞鈿帶著孫女沿家門前中心河漫步,孩子的童聲稚語讓她不時笑出聲,相隔半條街的鄰居陳祥興也在河邊鍛煉。波光粼粼的水面、岸邊盛放的三角梅和成蔭的綠道,與他們悠閑的身影交織成美麗光影。
而在今年以前,這種家門口的閑適是朱瑞鈿和陳祥興想象不到的。那時河水有氣味,岸邊臟亂差,河道還淤堵。
水污染治理是中山“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大盤棋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一子,是沒有退路、必須打贏的攻堅戰。近年來,南頭鎮堅持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堅決打贏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堅戰。截至2024年11月5日,南頭鎮納入未達標水體整治的45條河涌已全部進場施工,累計完成管道鋪設117.5公里,完成率97.9%。根據第三季度河涌水質檢測,南頭鎮水質較上季度提升16%。

水清岸綠
繪就宜居幸福畫卷
南頭鎮三面環水,地下多為流沙地質,城市化程度較高,治水任務艱巨。
朱瑞鈿家門口的中心河南起北帝涌,北至中心橫河,河水自南向北流動,全長約1.39千米,平均寬度為10.75米。河涌位于南城社區,流域面積約0.49平方公里,流域范圍內約有720戶居民。
曾經讓朱瑞鈿和鄰居陳祥興“走得遠遠的”的中心河,從前的水質為劣V類,主要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
為解居民生活之困,2022年10月,南頭鎮中心河治理全面開工。“沿河兩岸鋪設4910米管道,截流沿岸直排河涌的居民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目前已完成4889米工程量。”南頭鎮農業農村局局長陳剛介紹,除了鋪設河涌主截污管道,南頭鎮還針對流域范圍內的農村居民樓因地制宜實施雨污分流及立管改造工作,通過入戶接管的方式,對直排河涌生活污水進行截流,盡可能實現全面的正本清源。
經過一系列的整治,如今中心河水質已提升為V類,實現了階段性的控源截污目標。“一河兩岸”改造提升工程也同步開展,如今兩岸綠意盡染,行人悠然漫步。曾經因雜物、建筑占道堵塞多年的河岸道路,變成了寬闊平整的柏油路,岸綠景美宜居的一河兩岸躍然眼前,不僅方便了廣大群眾生活出行,更描繪了一幅“秀美河涌、生態南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時代新畫卷。
中心河一河兩岸的華麗蛻變,是南頭鎮水環境綜合治理的一個縮影。朱瑞鈿和她的鄰居們一早一晚漫行于中心河岸邊,感受到的是鄉村生活的日新月異,她也由衷地感嘆:“環境越來越靚,生活越來越好”。

河水清清
匯入人間煙火氣
下午5時,南頭鎮穗西市場門前一溜攤位沿穗西涌擺開,過往行人挑選著心儀的服裝或家居用品,旁邊的餐飲店店主也都忙活起來,很快就會有吃晚餐或小吃的食客趕來。岸邊多年長成的菠蘿蜜樹為熱鬧的煙火生活增添盎然綠意。
“河涌比以前干凈很多,河岸兩邊也漂亮很多,每天過來做生意感覺很舒服。”女攤主梁小姐說。
黃健強是南頭鎮穗西社區的老居民。在他的印象中,穗西涌以前是很清澈的,承擔著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后來隨著周邊工業廠房和常住人口的增加,河水變得污濁,不時散發臭味,很影響生活。“這兩年整治之后,河水又變清了,完全聞不到任何氣味,周邊居民生活、做生意都不會受到影響,我們也會到河邊走一走,坐一坐。”穗西涌的點滴變化,黃健強看在眼里。
穗西涌位于穗西社區,全長0.9千米,平均寬度為6.25米,流域范圍內約有300戶居民。穗西涌治理前水質為V類,與中心河類似,主要污染源也是周邊居民和工業區產生的生活污水。陳剛介紹,穗西涌治理于2022年10月全面開工,同樣采用未達標水體整治工程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相結合的辦法,沿河兩岸鋪設2051米管道,截流沿岸直排河涌的居民生活污水,并針對流域范圍內的農村居民樓實施雨污分流及立管改造。
綜合整治后,穗西涌的水質已經明顯改善,由原來的V類水質提升至現在的Ⅳ類水質。“原先直排河涌的生活污水,現已基本實現截污控源,并通過鄉村振興與治水成效相結合,進一步改善居民人居環境,同時利用政府專項債,改造提升穗西涌兩岸道路,打造岸綠、景美、宜居的生活環境。”陳剛說。
隨著穗西涌的整治完成,截至2024年11月5日,南頭鎮納入未達標水體整治的45條河涌已全部進場施工,累計完成管道鋪設117.5公里,完成率97.9%。民安、滘心、南城和北帝四個社區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完工,將軍社區農污工程完成86.99%,穗西社區農污工程完成82.89%。151家企業和25個住宅小區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另有15個住宅小區預計年底完成。

逐戶走訪
贏得居民支持
站在美麗整潔的中心河岸邊,南頭鎮南城社區“兩委”干部梁康華猶記得從前岸邊亂搭亂建、道路難行的場面。那時候不但行人難走、汽車無法錯車,道路到一半的位置就中斷了,兩岸更無任何景觀可言。
“雖然治理工程是對老百姓有好處的,但施工過程對河邊住宅質量的影響和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我們一家家去做工作、溝通,最后都得到了大家的理解。”梁康華說治水工作離不開居民的支持。
南頭鎮城市化程度較高,地下管線密集,這給管道鋪設施工增加了難度,多數管道鋪設前需將埋設的管線遷改,這無疑拉長了施工時間。在整個施工周期,下發南頭鎮的管線遷改任務共21批,合計遷改123宗。“在任務量如此大的情況下,我們組建了專門的管線遷改隊伍,發揮優勢力量集中解決遷改中出現的難題。”陳剛介紹,為了不影響企業居民的日常生產生活,管線遷改盡量選擇晚上趕工,這樣也確保了工程能夠按期完成。
南頭鎮大部分河涌位于村道旁,村道寬度大多在2-4米,這對治水工程的開展也帶來了壓力。“由于村路窄,大型施工器械無法入場,我們通過變更施工方案,采用人工開挖的方式進行埋管。”陳剛解釋,施工容易對周圍居民房屋造成開裂影響,為此南頭鎮成立了房屋開裂協調賠償小組,積極響應群眾需求、讓群眾滿意。
南頭鎮三面環水,汛期外江水位持續上漲,影響河涌的管道鋪設和閉水試驗,南頭治水實施控水機制,通過降低河涌水位,為施工單位提供更便利、更安全的作業環境。“另一方面,南頭鎮多為流沙地質,影響頂拉管施工,我們根據現場情況,靈活變更設計方案,通過明挖、拖拉管的方式,解決流沙地質多發的點位。”陳剛介紹。
目前,南頭鎮未達標水體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全面進入收尾階段。全力打贏打好水污染治理這場沒有退路的攻堅戰,為綠美中山生態建設作出南頭貢獻、展現南頭擔當,是南頭鎮許下的錚錚承諾。
編輯 王欣琳?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查九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