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地曾有著一種獨特且充滿韻味的文化活動——榕樹頭講古,那是一段承載著無數人歷史記憶的珍貴過往,它見證了過去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那些關于榕樹頭講古的歷史記憶,永遠不會被磨滅。
11月9日19:30至21:00點,由中山市文化館、中山市曲藝藝術專業委員會主辦,石岐街道宣傳和教體文旅辦公室和石岐街道宣傳文化服務中心承辦的“榕樹頭故事會”,在孫文西路步行街香山劇場為市民群眾真情奉獻,再現那些充滿香山歷史人文氣息的場景。
粵語講古引發市民共鳴
夜晚,涼風習習。孫文西路步行街上,一場承載著歷史記憶與文化情懷的粵語“講古”盛宴——《名動黃浦江》《楊殷醉酒》《送紅糖》等香山故事被講古人一一生動呈現。
其中,作品《送紅糖》曾獲得中山市第七屆戲劇曲藝花會金獎,是以東鳳鎮西罟步村“二軍事件”為背景,講述抗日戰爭年代,村民們如何巧妙地騙過日本哨兵,將紅糖送給游擊隊隊員的紅色經典故事。三位講古人用獨特的粵語腔調,創新的舞臺調度,將故事中的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
“在榕樹頭聽古仔,是中山很多七八十年代孩子美好的回憶。粵語講古是我們嶺南地區特有的藝術形式。”坐在最前排聽故事的石岐人李先生表示,隨著時代的變遷,會說粵語的年輕人變得越來越少,特別是少年兒童,能說粵語已經有點“稀罕”,所以保護和傳承粵語是非常必要的。
“我‘重拾’粵語講古已有三四年了,每次表演,觀眾的反應都非常熱烈。‘榕樹頭故事會’以后還會增加中山好人故事、行業故事、成語故事、寓言故事,以及唱粵語歌曲、唱粵語民謠、朗誦粵語古詩詞等內容,甚至會表演粵語小品和粵語相聲,讓更多人喜歡、熱愛粵語文化。”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特聘創作員、中山市戲劇家協會會員、《送紅糖》的講古人吳劍楊表示。
希望更多年輕一代參與進來
據介紹,中山這支粵語講古團隊為了做好“榕樹頭故事會”,已經籌備了兩年多。“非常榮幸可以參與項目,團員來自各行各業,大家都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我們都樂在其中,希望我們的故事會可以點燃孩子們說粵語的內驅力,同時又可以勾起廣東家長們珍貴的童年回憶。”中山市戲劇家協會會員、《楊殷獨闖公安局》的講古人植深曉表示。
“粵語講古是我們小時候茶余飯后唯一的娛樂節目,我也一直在推廣粵劇文化,希望培養更多年輕一代的接班人,把粵語文化發揚光大。”《楊殷醉酒》講古人、中山市戲曲研究會副會長張冠開表示。
“這樣的形式很好,能讓我們這些外鄉人感受到粵語的文化魅力,聽到這個地方的歷史故事。”來自陜西的楊先生和他的家人,津津有味地從第一個故事聽到最后一個并連聲點贊,“希望中山講古后繼有人,讓大家一直能聽到好聽的故事。”
編輯 譚華健? ?二審 朱暉? ?三審 查九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