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累了,坐在大樹下,挺舒服的。”市民吳奶奶和老伴逛街經過華柏路,路邊的樹池凳成為他們休息歇腳的好去處。華柏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車后,原本雜亂低效街心公園“變身”宜居靜美的公共空間,為市民群眾提供更多休憩地。11月4日,華柏路改造工程現場會暨全市道路建設經驗會在中山城建集團召開。會議總結了一系列華柏路改造工程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做法,這些經驗將在全市道路工程建設推廣。
下午3點,參會人員現場觀摩的首站來到位于華柏路、孫文東路交匯處的口袋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圓形樹池凳,圍合著一棵巨大的榕樹;花崗巖鋪設的地面整潔美觀,提高了人行道的通行體驗;因地制宜的綠化草坪綠意盎然,增加了口袋公園的顏值。
記者在現場看到,口袋公園的樹池凳吸引不少市民停留休息。“這些樹下的凳既好看又實用。”市民吳奶奶和老伴逛街走累了,選擇在口袋公園休息歇腳。據工作人員現場講解介紹,這片區域原是小區樓下的一塊公共綠化用地,經過改造后打造為一個高顏值的口袋公園,成為附近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經過改造的口袋公園占地1360平方米,因地制宜100%利用原有的樹木,種植新草皮,綠化面積達200多平方米。
“這個項目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點是,沿街人行道、綠化景觀的改造充分考慮周邊居民、商戶,從他們的實際使用需求出發。”現場觀摩結束后,中山勘查設計協會副會長張如濤表示,從人行道的鋪裝設計,沿街綠化優化以及非機動車疏導、支路新增摩托車劃位等細節可看出,華柏路改造工程不僅僅滿足車輛通行的需求,還符合居民、商戶的實際需求,為街區改造注入了新活力,使得改造過程更加科學化、人性化,提升了街區的整體品質。
在現場會上,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石岐街道、東區街道、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代表從自身職能定位出發,多角度分享了參與華柏路改造項目的經驗心得。“我們在人行道上采用隱藏式井蓋,在機動車道上采用最新的防沉降井蓋技術,市民和機動車通行都不會感到顛簸,舒適度和安全性得到了明顯提升。”施工方中山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楊志偉表示,華柏路升級改造中,在中山城建集團指導下,路橋公司提出“四個精細”施工要求,從建設標準、施工質量、通行安全、人性化設計四個方面入手,推進精細化施工,把狠抓細節滲透在每個施工環節,讓每一位市民感受到城市的溫度與關懷。
編輯 譚華健? ?二審 周振捷? ?三審 蘇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