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他的父母是不是也要承擔責任?”“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的區別是什么?”“書記員在庭審中的作用?”11月3日,港口鎮新港社區的學生和家長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模擬法庭庭審,庭審結束后,現場學生踴躍提問,專家耐心解答。
當天,這場關愛未成年人主題活動在中山開放大學港口校區舉行,旨在提升中小學生法治意識,充分發揮法律援助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服務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職能作用。
活動中,中山市法律援助處工作人員黃燕玲以“法援護苗之未成年人法援案例”為主題作專題講座,通過具體案例深入淺出地解析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相關法律問題。此外,中山市第三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心理治療師宗玲以“青少年心理韌性提升”為主題作專題講座,詳細闡述了心理韌性的定義、特點及培養方法,指導青少年如何提升自信、控制情緒和處理挫折,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家長仇曉霞認為,通過這些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普法活動,孩子們不僅學到了法律知識,進行了職業實踐,更在實踐中激發了對法律的興趣和志向。
“我從小就喜歡看法治新聞和視頻,感受庭審的威嚴,這次體驗讓我更加敬畏法律,也體會到了當法官的不易和責任感。”來自中山市華辰實驗中學小學校區六年級的學生邢云杰表示,他是第一次參加模擬法庭的活動,參加活動前他對法官的職業特性不太了解,通過體驗發現法官需要深入了解犯罪關系,思考法律因素,才能做出嚴謹的判決。
編輯? 張英? 二審? 周振捷? 三審? 林志強
記者 高倩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