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是創業的福地,我們既然待在了中山,就要把中山當成自己的家,堅定不移地做下去!”在11月1日舉行的企業家座談會上,中科富海(中山)低溫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誠一番情真意切的感言,引起了許多企業家的共鳴。
據了解,中科富海于2017年8月1日在翠亨新區成立。公司以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溫制冷技術成果為核心,匯集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致力推進大型超低溫裝備的研發與制造,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是全國唯一、全球第三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低溫制冷裝備制造與工程系統解決方案的服務公司。2022年被評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024年1至9月營收收入達2億元。
朱誠在會上介紹,今年10月,中科富海參與的中國海油國際首例長距離跨洋液氫運輸示范項目終端利用測試成功。該項目的實施標志著我國跨入了全球氫能長距離跨洋運輸利用產業發展“先行先試”的新賽道。
目前,企業生產的設備已出口到了競爭十分激烈的美國市場,同時在我國的低溫設備領域占據了90%的市場份額,公司也正式進入上市輔導階段,努力向IPO(首次公開募股)的目標邁進。
回想起企業的發展過程,朱誠感觸頗深。他表示,雖然企業有中國科學院作為技術后盾,但技術不一定能造就好的產品,也并不意味著能夠贏得好的市場。他認為,企業的發展最終還是要靠企業家,盡管所處的這個行業存在很多未知的領域,且競爭對手又多為世界巨頭,中科富海也要頂住壓力,心無旁騖地做好自己的事,這樣才能在競爭殘酷的市場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
面對座談會現場眾多的新企業以及一張張充滿活力的年輕創二代面孔,他也分享了自己在中山奮斗、發展的真實感受。他認為,干事創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如果非要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期待政府包攬、解決所有問題,這是不現實的。企業應該多主動跟政府交流。
朱誠認為,中山的政商狀態是十分理想的,所以哪怕近些年來不斷有人來“挖企業的墻腳”,他都堅定地拒絕了,選擇繼續在中山發展。
編輯 曾嘉慧? 二審 韋多加? 三審 吳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