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上午,五桂山街道南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迎來了一群青春洋溢的學生——來自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的新生軍訓團集體參觀南橋村史館,深入了解南橋村紅色歷史。南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巫泳雅穿上紅馬甲,擔任起講解員角色,為學生們細致講解村史。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既是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聚集地,也是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近年來,南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黨建為引領、文化為抓手、志愿服務為橋梁,展現了鄉村充滿活力、和諧美好的文明實踐新畫卷。

文化氣息濃郁
豐富村民精神世界
走進南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圖書閱覽室里,書架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書籍;電子閱覽室里,現代化的設備一應俱全……南橋村村委委員李美英介紹,實踐站設立了圖書閱覽室、多功能活動室、電子閱覽室等多個功能場室,為村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廣闊的活動空間。
實踐站還依托婦女兒童之家陣地,組織轄區兒童在農家書屋開展“書香飄五桂·經典潤童心”經典讀物閱讀等活動,讓兒童在閱讀中感受文化魅力,培養閱讀興趣。據統計,今年南橋圖書館配置藏書共計6486冊,圖書借閱量達到3800余冊。
除了文化陣地建設,在文化活動的打造上,南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更是以“我們的節日·精神的家園”為 IP,圍繞重大節日和傳統節日,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我們的文化活動深受村民喜愛,每一次活動現場都熱鬧無比。”李美英開心地介紹道。
回憶起春節期間,實踐站舉辦的“寫春聯送春聯”“新春游園會”等活動,村民楊金意滿面笑容。據她回憶,書法愛好者們揮毫潑墨,筆走龍蛇,一個個寓意吉祥的漢字躍然紙上。游園會更是熱鬧非凡,活動現場設置了各種各樣的游戲攤位,孩子們在人群中穿梭嬉戲,笑聲回蕩在整個實踐站。此外,元宵節的“做舞龍”活動,端午節的“包粽子”活動等,都深受村民喜愛。“每次搞活動我們都很開心,這些活動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也讓村民之間的距離更近,大家更有凝聚力。”楊金意說。

志愿服務出彩
推動鄉村全面進步
志愿服務是南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一大亮點,實踐站將志愿服務作為推動鄉村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和積極行動,不僅在鄉村治理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還為村莊的文化傳承與旅游發展注入動力,2023年11月,南橋村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據李美英介紹,實踐站通過“黨員帶動群眾”的方式,組建了一支由黨員、專干等組成的紅色旅游宣講志愿隊,為游客提供專業、全面、共情度高的講解服務。實踐站還結合南橋村的紅色資源,開展紅色宣講志愿服務活動,讓參與者深入了解南橋村的紅色歷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今天的參觀和講解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南橋村的發展歷史,也看到了鄉村振興的成果,感受到未來鄉村發展的希望。”沙溪理工學校學生郟圓瑞分享道。
在志愿服務方面,實踐站注重創新形式和內容。例如,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踐站組織志愿者開展愛國衛生志愿活動,通過清理垃圾、整治環境等方式,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提升文明素質。
據統計,南橋村志愿服務隊目前共有232名注冊志愿者,今年以來共發布志愿活動117場,志愿服務時數共計6655小時。其中,愛國衛生志愿服務活動開展了22場,同時紅色旅游宣講志愿隊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以來累計接待游客參觀研學超5萬人,為廣大游客提供了一個深入學習紅色文化、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的平臺。
“南橋村的志愿服務不僅為村莊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也在村民之間營造了一種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良好氛圍。”作為土生土長的南橋村人,巫泳雅已經在志愿者崗位上堅持了三年,她由衷感嘆,志愿者們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收獲了快樂和成長,也讓南橋村這個大家庭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編輯 王欣琳? 二審 周振捷? 三審 陳浩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