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治理是中山“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大盤棋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一子,是沒有退路、必須打贏的攻堅戰。自2021年10月26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將“中山內河涌污染問題”作為典型案例通報以來,全市上下日夜兼程、拼搏奮斗,通過治水這場萬人攻堅的“戰役”,重塑了一座城市的“精氣神”,以“刀刃向內”的改革,實現從“治水”到“智水”到“共治”的轉變,闖出了一條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新路。10月24日,記者走訪中山多個“治水”點位,以所見所聞以及人民群眾的真實反饋檢驗三年治水成效。
10月24日,行至五桂山桂南村沙爺河旁,映入眼簾的是溪水潺潺、綠樹成蔭。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斑駁地灑在水面上,仿佛大自然的點點星光。坐在岸邊,聽著汩汩的流水聲,寧靜與美好在這一刻變得具象化。
從小居住在桂南村的小谷說,父輩們小時候常常在沙爺河里嬉戲打鬧,但是隨著生活污水的排放,水質越來越差,他們也很少再過來。如今經過整治,沙爺河又恢復了過去的模樣,她和家里人經常會過來散步,每逢周末,還有不少親子家庭來此戲水、野餐。
據了解,桂南村沙爺河全長3公里,曾因居民生活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染導致水質為劣V類。2021年初,沙爺河未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工程全面啟動,新建截污管道172米,有效截留了直排河涌的居民生活污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于2023年底全面完工,流域內旗溪村、田心村等5個村共完成污水支管8.3km。水質監測結果顯示,整治后的沙爺村水質已穩定達到III類水質以上。
五桂山街道水務事務中心主任張子浩介紹,近年來,五桂山街道結合沙爺河治水成效,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大力推動沙爺河所在桂南村生態農業、自然教育、民宿餐飲、文化藝術等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桂南村成功入選廣東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優美的生態環境還聚集了旗溪香草生活農場、木子百草園、躍駿云步騎仕會、棋樂香草樸門花園等18個農文旅創業項目,為桂南村帶來了人氣、名氣與財氣。喜鄉田研學基地也在去年正式落戶桂南村,基地老師劉綺霞說,根據沙爺河的治水故事,該基地還開發了水資源保護的科普課程,讓孩子們了解治水的不易,主動保護家鄉的水環境。
如今,沙爺河和桂南村已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每逢節假日游人如織,河邊公園綠地還會不定期開展創業集市、金色大地音樂會、香草生活節等活動,村民可以在河邊擺攤創收,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和經濟效益。
沙爺河不僅為教育和生態賦能,更以一汪生態“好水”激活了一池經濟“活水”。“接下來,我們計劃以水系為紐帶,對沙爺河兩岸環境進一步提升改造,打造親水樂水空間,通過碧道建設串聯重要生態、景觀節點,將優質農文旅資源串珠成鏈,進一步寫好‘水文章’,做活‘水經濟’。”張子浩說。
編輯 侯海影? 二審 朱暉? 三審 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