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13新聞頻道《新聞調查》欄目利用45分鐘時間,播出專題片《深中通道通車之后》,全程聚焦中山,生動講述了“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帶動中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故事。

深中通道正式通車已有三個多月,給中山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哪些機遇?透過專題片,記者看到,深中通道不僅僅是一條交通要道,它更是一條“黃金大道”。它打破了珠江口自然地理屏障,將深圳與中山的車程從2小時縮短至30分鐘,推動了珠江口東西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和技術流等要素的充分涌動。越來越多珠江口東岸城市的產業、企業、人才、消費者等,通過這條“黃金大道”來到中山、扎根中山,為這座城市的發展注入全新活力與動能,為這座城市騰飛的翅膀豐滿更多羽翼。
民以食為天。深中通道通車后,不僅中山的脆肉鯇以更快速度、更為新鮮的品質,快速抵達深圳等珠江口東岸城市,并輻射到了更遠的粵東地區。同時,大批粵東地區的游客也紛紛涌向中山。在深中通道通車后的一段時間里,許多網友戲言,深圳食客已經將中山的鴿子吃完,導致中山一鴿難求。
專題片披露,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自深中通道開通以來,日均車流量達到10萬車次。2024年的國慶假期,深中通道總車流量達到92.63萬輛次。作為連接珠江東西兩岸的超級工程,深中通道的意義遠不止于縮短物理距離,其建成通車更是為珠江口東西兩岸高質量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
深中通道如何成為協同發展的黃金通道?專題片指出,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車強化了珠江口兩岸之間的區域聯系,進一步促進了區域經濟的融通與發展。環珠江口兩岸,尤其是西岸各市分享到了深中通道通車帶來的發展紅利。作為深中通道珠江西岸的登陸點,中山市也迎來了新的歷史性破局機遇。其中,專題片以中山承接深圳產業外溢、香港企業選址中山、“深中夫妻”雙城生活、澳門青年在中山創業等小切口,對此進行了“解密”。
據悉,2023年6月,深圳市和中山市宣布共建66平方公里的深中經濟合作區,該合作區約80%的規劃區域落在翠亨新區。隨著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車,位于深中通道西登陸點的翠亨新區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個對接深圳等珠江口東岸城市的“橋頭堡”,以“深圳研發+中山制造”模式,打造灣區產業鏈布局新常態,借道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與此同時,中山于2021年底開始深入探索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改革,以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為突破口,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騰出空間,抓住深中通道建成帶來的發展機遇。這也同步推動了許多中山本地傳統制造企業加快自身數字化轉型升級步伐。
如今在中山,人才、產業鏈、土地資源等發展要素應有盡有,上下樓就是上下游,本土企業發展氣勢蓬勃,一批批高新企業紛至沓來,中山的經濟發展活力十足。
編輯 譚華健? 二審 王欣琳? ?三審 林志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