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低空經濟催生萬億規模“新藍海”,也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2024年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低空經濟及航空航天產業,打造“天空之城”。
聚集40多家低空經濟產業上下游企業、成立珠海首個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園、建設低空飛行試驗場地、籌建低空經濟產業專家智庫……自去年起,作為珠海低空經濟發展主陣地之一、全市科技創新高地的珠海高新區,就已經開始布局低空經濟。截至目前,高新區已聚集了納睿雷達、海鷗飛行汽車等40多家低空經濟產業上下游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2家,2023年產值規模42.45億元。
珠海高新區正在努力加快成為珠海培育、壯大、應用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高新區目前低空領域企業發展情況如何,有什么經驗值得中山借鑒?近日,記者走訪了高新區內多家低空經濟領域的企業。

智造“能跑會飛”的飛行汽車
“不斷創新,精工細作,制造高可靠長航時‘能跑會飛’的飛行汽車。”近日,記者來到位于珠海高新區的廣東海鷗飛行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鷗飛行汽車集團”),在產品展示區域的墻面上方,橫幅上的醒目標語展示著這家企業的最大亮點。
2021年10月,海鷗飛行汽車集團在珠海市成立,這是一家專業從事低空飛行器研發、設計、生產、測試、銷售、配套基礎設施和運營服務的高科技企業。三年來,該集團已經在珠海、蘇州、濰坊、深圳、香港、新疆等地進行了相應的產業布局。
“我們企業的發展愿景,是針對先進空中交通的市場需求,提供‘交通運輸革命性變革’的飛行器,向全球提供長航時高可靠的飛行汽車,向行業提供高效高可靠的氫動力能源系統產品,解決老百姓的出行交通運輸問題。”在現場,海鷗飛行汽車集團副總裁胡潔面向多款展示產品,向記者介紹道。
在這里,該集團的明星產品——多旋翼飛行器產品EAGLE-212載人飛行汽車、EAGLE-350-HQ智能物流無人機、EAGLE-300-XFA智能消防無人機,EAGLE-863-SY復合翼多功能無人機等一一亮相。其中,曾在2023亞洲通用航空展上展示、造型獨特的EAGLE-212載人飛行汽車非常搶眼。“EAGLE-212載人飛行汽車和傳統的飛行器不一樣,是能跑、會飛的多旋翼垂直起降電動飛行汽車。”胡潔介紹,該飛行汽車采用模塊化+自動組合分離“三合一”設計,由飛行器模塊、座艙模塊、地面行駛模塊組成,兼具空中飛行模式與地面行駛模式。
胡潔介紹,海鷗飛行汽車集團涉足低空經濟領域已有10年。2014年該集團創始人顏軍院士開始關注和研發低空經濟相關產品,除了已經研發的明星產品,目前公司正在優化設計研制大載重載人水陸兩棲復合翼飛行器EAGLE-863-WL,同時,將推出系列化、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的適用于各型大載重低空飛行器的氫能源動力系統和航電系統。
“2024年是我們明星產品的適航年,包括EAGLE-212、EAGLE-300-XFA、EAGLE-863-SY、EAGLE-350-HQ等均已成功獲得航空器特許飛行證,相關產品已進入適航申請階段。希望這些產品能夠盡快市場化量產,助力解決老百姓的交通運輸問題。”胡潔表示。
“高新區為企業提供政策支持,為低空經濟應用提供了豐富的創新應用場景、便捷的低空飛行測試基地,并有著較多低空經濟領域上中下游的高科技企業,形成低空產業集聚,這些都是吸引企業落地這里的原因。”胡潔表示。

低空探測領域雷達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近日,同樣位于珠海市高新區的廣東納睿雷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睿雷達”),也是一派忙碌景象。在該企業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第二廠區內,一批X波段相控陣雷達正在進行出廠前嚴格的性能測試,部分等待裝車出廠。
記者了解到,成立于2014年的納睿雷達,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也是國內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全極化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關鍵核心技術并實現了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全球為數不多掌握從微帶貼片陣列天線、射頻前端、數字中頻后端、信號處理、數據融合到雷達數據產品開發等相控陣雷達設計制造、雷達軟件生態和雷達算法服務全價值鏈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納睿雷達營銷中心總經理楊毅仁介紹,在以往的技術積累基礎上,公司7月新推出一款綜合運用雙極化全相參、智能雷達數據處理、多源數據融合等先進技術的Ku波段雙極化有源相控陣雷達,成為我國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低空安全保障的重要低空感知探測設備。
“對于整個低空系統管控和飛行器自身來說,飛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現有一些對低空飛行器的探測手段,還存在一些技術短板和不足。”楊毅仁告訴記者,在復雜城市環境下,Ku波段雙極化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全天候、多目標對無人機、飛鳥等“低小慢目標”進行高精度主動探測和跟蹤定位,有效彌補5G-A等其他低空感知手段的不足,是助力低空經濟發展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
“我們創業團隊來到粵港澳大灣區創業,與產業聚集有很大關系,同時高新區科技創新的政策環境、產業布局結構、產業鏈結構以及人才資源等發展較好,有利于企業的培育和發展。”楊毅仁表示,公司接下來還將繼續瞄準相控陣雷達技術及應用行業當前和未來需求,進一步擴大技術優勢、行業優勢。

40多家低空經濟產業上下游企業形成產業集聚
記者了解到,海鷗飛行汽車集團與納睿雷達的發展,是珠海高新區布局低空經濟的縮影。目前,從藍天到地面之間,珠海高新區的低空已“熱鬧”起來。
截至目前,珠海高新區已聚集了納睿雷達、海鷗飛行汽車、紫燕無人機、飛拍科技、華邁航空科技等40多家低空經濟產業上下游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2家,2023年相關產值規模達42.45億元。
今年6月,珠海已在高新區率先搭建并上線全國首套全空間智能化體系服務平臺暨低空服務運營指揮中心;去年11月,由廣東納睿雷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低空產業“鏈主”企業牽頭的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在珠海高新區成立,這也是珠海市首個低空經濟產業聯盟。該聯盟為低空經濟企業搭建交流服務平臺,不斷促進區域內產業資源整合,充分激發低空產業發展潛力,加快形成集聚效應等。
在頂層設計上,珠海高新區在全市率先成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委員會,產業載體方面,珠海高新區正在依托港灣5號產業載體新空間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園。
根據規劃,珠海高新區還將進一步打造更多元、更豐富的低空應用場景,制定更為詳實的低空經濟發展規劃,高標準運營低空經濟產業園,繼續加強低空經濟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低空飛行測試基地、無人機起降點、低空信息基礎設施等。

業內人士建議
中山要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聯動
中山發布的《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顯示,到2027年,中山將初步形成協同融合發展的低空經濟產業鏈,成為中山未來經濟重要增長極,力爭聚集產業鏈相關企業300家以上,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的中山,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在低空經濟領域如何加強合作?
對此,作為業內人士的胡潔提出了看法。“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好的地理環境優勢,港口和海島資源非常豐富,有很多適合發展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發展前景潛力大,目前,各個城市都在發展低空經濟,每個城市應該要有清晰的規劃。”她認為,中山和珠海等大灣區各大城市之間,在低空經濟領域可多進行聯動,形成優勢互補,包括航線搭建、配套共同的運營服務、各城市之間的低空經濟核心技術企業加強探討和合作等。
“低空空域就是一種有待開發的優質生產資源,當前國家需要把這種優質生產資源轉化為優質生產力,我覺得政府部門應該在低空經濟發展初期給予更多的政策、法規的引導,多從市場的需求端、應用端來更宏觀、長遠地進行謀劃布局,同時需要發揮產業鏈鏈主企業在研發、人才匹配和產品生產等方面的牽引推動作用,從而支撐國家政策更好地落地。”楊毅仁建議道。
楊毅仁認為,中山與珠海等各地市的企業可有效打通技術交流、應用場景聯通的環節,從低空應用場景的特色出發,積極培育“低空經濟+立體交通”“+海洋經濟”“+智慧城市”等發展模式,推動低空經濟起好步。
總策劃:伍學標 李慶輝
總統籌:程明盛 林小軍
策劃:吳森林 陳曄 黃凡
統籌:王帆
編輯 方嘉雯? 二審 黃廉捷? 三審 陳浩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