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記者在翠亨新區中山市江波龍電子有限公司(簡稱“中山江波龍”)存儲產業園看到,在自動化生產線上,每一條內存條和固態硬盤都附有條碼標簽,這個條碼跟隨產品從貼片、測試到包裝等,實現了全生產流程數字化賦能,做到有“碼”可追。這是中山江波龍正全力打造的4.0工廠,力求在高端存儲產業做成標桿企業。
“小標簽”里有“大數據”
“別看一個不到1平方厘米的小標簽,卻有著很大的用途,幾乎各個生產工藝站點均會使用到它。”中山江波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物料到達設備進料區,通過掃描標簽,系統自動檢測標簽信息進行產品校驗,對產品進行工藝管理和品質管控,并對產品生產信息進行實時采集。通過標簽,工廠MES系統就會將該產品生產制造過程實時將該產品的所在機臺、工藝流程、物料清單等信息進行自動追溯及展示,實現車間信息的數字化和可視化。”在中山江波龍的生產車間里,數字孿生系統的大屏幕上正實時顯示車間實時狀態,包括生產計劃工單數、待投入工單數、在制工單數、總計劃數等,同時還能夠展示近7日的良率,對產品品質進行全流程的監控。
在生產線現場,操作人員掃描標簽后進行裝箱,然后打印包裝箱上的標簽,便于將產品標簽和包裝盒標簽進行系統綁定,以確保在倉儲及物流環節有碼可控。隨機抽取一個等待包裝的內存條,通過自動數據追溯系統,錄入該內存條的條碼信息,系統就能快速自動將該內存條的全棧生產信息全部展示出來,包括工單信息、工藝路線、生產日期、生產設備、生產人員、原材料等信息,同時又可以通過工單信息反向查到該內存條。“這就是數字化系統的強大,以前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和時間去處理的事情,現在僅需幾秒就可以實現。”中山江波龍資深總監吳秉陵解釋道。
二期項目明年4月前
建成并投入使用
吳秉陵透露,中山江波龍通過內部系統的即時通信和外部接口的標準化建設,構建了一個高度靈活和響應迅速的生產環境。該公司利用數字化手段,整合了研發、制造、營銷、供應鏈及支持等多個領域,形成了以客戶為中心、產品為主導的閉環管理體系。“這一體系不僅實現了產品從設計到交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還通過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提升了全價值鏈的效率和效益,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吳秉陵說。
深圳市江波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曉斌告訴記者,他們在翠亨新區投資建設江波龍存儲產業園,總投資達10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第一期已于2019年4月底投入使用;園區二期項目日前已交付,將于明年4月底前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包括研發大樓、生產中心以及智能倉儲區。
“借助中山優越的區位和良好的生態,江波龍在這里發展得非常好,我們正在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激發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勁動能。”楊曉斌說。
編輯 譚華健?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程明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