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記者從中山市司法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有涉外律師約100名,其中35名入選省涉外律師人才庫;已核準6名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在中山執業。2024年,中山市收編涉外法律服務案例增加至24個,新增涉外法律服務產品6個。
近年來,中山以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為契機,搶抓深中通道通車機遇,堅持“引才、育才、用才”相結合,推進涉外律師人才培養,積極落實大灣區律師執業試點,持續吸引港澳律師“落戶”中山,推動粵港澳法律服務合作共建與融合發展。
在“引”上布局
中山市制定實施《中山市實施“五外聯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行動方案(2023-2027)》《關于推動涉外法律服務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中山市律師行業發展規劃(2021-2025)》,將引進、服務涉外律師人才和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工作列入中山涉外法治建設、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兩項工作任務中系統謀劃、重點部署和長效落實。
市司法局、市律協出臺10條優惠措施并發動市內12個律所制定優惠政策,圍繞申請優惠政策、鼓勵參與經貿活動、搭建推廣平臺等方面給予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支持。同時,市司法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申請執業工作指引,開設申請執業證審批的“綠色通道”,為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申請執業提供便捷、高效、貼心服務。
在“育”上深耕
培育人才方面,市司法局與深圳大學簽署《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合作框架協議》,著力構建“政府+企業+高校”三方合作、協同育人的新機制。
港澳深中四地律師行業組織共同簽署《涉外法律服務融合創新發展合作協議》,在加強涉外法律服務研究、促進涉外業務交流、建立涉外專業交流研討機制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此外,深圳、惠州、東莞、中山簽訂《深圳都市圈四地律協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啟用四地律師協會云培訓共享平臺,探索深圳都市圈律師行業融合互動創新發展。
據悉,市律協成立涉外法律專業委員會、粵港澳大灣區與“一帶一路”工作委員會,做好涉外律師、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執業服務、項目交流推進等工作。創新開展涉外專題研修班、“一帶一路”涉外律師培訓班等培訓交流活動70余場次。
在“用”上發力
找準涉外律師、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專業領域與中山法律服務市場契合點,中山市成立涉外法律服務團,推動服務團成員參與印尼系列展、廣交會、中國·古鎮國際燈飾博覽會駐場,充分發揮“場景+”應用模式,切實為企業提供專業性、領域性、實用性法律服務。
中山市積極吸納涉外律師、港澳專業人員等復合型法律人才加入律正商事調解中心、中山市法護營商服務團、新公司法宣講團,邀請他們參與市律師協會專業委員會建設,共同編撰《中山市涉外律師名錄及涉外法律服務案例匯編》《中山市涉外法律服務手冊》,研發《東南亞地區跨境投資并購“一站式”法律服務》等法律服務產品。
同時,中山鼓勵涉外律師、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參加廣東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法律宣傳月活動、“以法慧企 粵行越穩”涉外法律系列中山專場活動等,為廣東高水平對外開放貢獻智慧。
編輯? 張英? 二審? 王欣琳? 三審? 查九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