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黔牽手協作,一個個蔬菜基地、一個個共建園區、一個個工廠企業、一個個扶貧車間,在涼都大地落地生根,茁壯成長,留下了“山水情緣”的生動烙印……近日,中山與六盤水東西部協作工作成效被《農民日報》報道。
2021年,中央調整新一輪東西部結對幫扶關系,粵黔牽手協作,相隔千里的中山市與六盤水市喜結良緣,開啟了新時代東西部協作新征程。
據悉,2021年以來,中山派駐六盤水工作組發揮參謀助手、橋梁紐帶和前方戰斗堡壘作用,推動粵黔協作工作走深走實,在2021年、2022年、2023年“國考”中,廣東均獲“好”的等次,連續三年位居東部省份第一名,為新階段東西部協作開好局、起好步。

重在增強“造血”功能
激發產業活力?
自新一輪東西部協作以來,兩地黨委、政府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粵黔兩省省委、省政府要求,堅決扛起政治責任,高位謀劃,推進幫扶協作。
三年時間里,兩地黨政代表團開展了多次互訪和調研,召開多次聯席工作會議,提出“長期協作、風雨同舟、互學互鑒、共同發展”十六字方針,共同推動兩市協作朝著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發力拓展。
為確保兩地協作順利推進,六盤水成立了市委書記和市長任雙組長、30余家市直部門和中山工作隊參與的推進東西部協作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人才交流、產業合作、消費協作等8個工作專班。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謀劃部署、分管領導高頻研究推進、責任部門緊盯目標落實的組織架構。
中山各鎮街“組團式”幫扶六盤水,火炬高新區8個鄉鎮組團結對幫扶水城區,東區街道8個鄉鎮組團結對幫扶六枝特區,小欖8個鄉鎮組團結對幫扶盤州市,多方攜手促發展,推動協作工作走深走實。
東西部協作重在增強“造血”功能,產業是最有力的支撐。2021年以來,兩地以共建園區為平臺,以“東部企業+貴州資源、東部總部+貴州基地、東部研發+貴州制造、東部市場+貴州產品”的“四加”合作為抓手,加強政企聯動,引導民營企業和社會廣泛參與,積極尋找兩市招商引資的契合點,推進產業梯度轉移。
六盤水通過借力中山的資金、市場、技術、人才等“發展性資源”,集中落地一批項目,推動產業互補升級,實現從“輸血”向“造血”的轉變。
三年來,中山市與六盤水市共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區3個、工業園區3個,推動落地產業協作項目76個,實現到位資金47.78億元,有力帶動了本地產業發展,吸納農村勞動力和脫貧人口就業1.1萬余人。其中,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3.8億元用于六盤水市主導產業提質增效,助力建成獼猴桃“噸產園”3萬畝、刺梨“千斤園”18萬畝、茶葉“萬元田”2萬畝。天富刺梨產業園獲批創建省級粵黔協作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
六盤水巧借幫扶資金之力,推動貴州初好、盤州刺梨王、金盆鄉垃圾整治項目等一大批示范帶動性強的產業基地建設,并借鑒粵港澳地區的理念、經驗以及大城市眼中的“田園鄉村”標準,幫助打造48個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助推六盤水鄉村振興建設。

擴大消費
黔貨粵品雙向奔赴
六盤水與中山市共同制定了《“消費協作助力鄉村振興愛心行動譜寫山海深情”倡議書》《“東西協作一家親愛心譜寫山海情”消費倡議書》,倡導中山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優先采購六盤水市農特產品。
三年來,中山市共幫助采購、銷售六盤水市農畜牧產品和特色手工藝品累計達22億元。同時,結合春節、端午、中秋等節假日大量采購的時間節點,在廣州市、中山市等組織開展13場展銷對接活動,共組織460家(次)企業攜帶1489種農產品參與,現場銷售1250.45萬元,簽訂訂單金額2.11億元。
雙方在中山市建成“貴粵薈·中山館”、水城印象東西部協作展館、“水城羊肉粉”店等旗艦店和展銷中心。今年1-7月,兩地共完成消費協作4.2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64%。“涼都高山珍品”跨越山水,獼猴桃、刺梨、茶葉、人民小酒、巖腳面、盤縣火腿等產品走進中山、火爆廣東、暢銷全國。
中山助力黔貨出山的同時,也鼓勵粵品入黔。2023年12月11日,在中山市派駐六盤水市工作組的協助下,中山市阜沙鎮阜翔脆肉羅非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梁少文將脆肉羅非魚帶到了六盤水,通過產品推介會等方式,讓中山的魚“游”上了當地群眾的餐桌。此前,中山市三角鎮的黑魚已經“游”進六盤水,成為市民喜歡的美味。

深化社會聯動
牽手扶持又“扶智”
三年多來,兩地借民間往來之力,共商共謀共建,牽手扶持又“扶智”,授藝更育人,以深化社會聯動高效推進東西部協作。
兩地采取“雙向掛職、組團幫扶、專題培訓”等方式,在深入推進人員互動、技術互學、觀念互通、作風互鑒上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三年來,雙方互派干部人才1064名,為兩地共謀產業發展、共推勞務就業、共建鄉村振興示范村提供了人才支撐。
兩地積極聯動,通過組織專場招聘會、開展“點對點”有組織輸出、建立老鄉群、推進勞務協作站實體化運行、開展“南粵家政”“粵菜師傅”等就業培訓、援建扶貧車間等多種渠道,全面落實落細就業幫扶措施。三年多來,中山市共幫助六盤水市55205名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認定幫扶車間共48個。
2023年,中山市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300萬元,聘請廣州市家庭教育研究院專家團隊,建成“粵黔同心·關愛未來”六枝特區家庭心理指導服務中心,輻射引領當地鄉鎮學校46所,1萬名留守未成年人直接受益,10萬名學生間接受益。
三年來,中山市動員社會力量累計向六盤水市投入社會幫扶資金近8000萬元,這些愛心如同涓涓細流,溫暖了六盤水人的心田。
編輯 汪佳?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蘇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