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長遠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然而,在當前社會背景下,青少年兒童正面臨著營養不良、肥胖等營養性疾病等問題,同時特殊兒童的教育和服務也存在著諸多挑戰。針對這些問題,中山市政協委員們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為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市政協委員林翠蘭:
傾力守護青少年兒童的營養健康
在中山各類青少年兒童專題講座以及營養健康培訓中,時常能看見市政協委員、中山市博愛醫院兒童保健部主任林翠蘭的身影。擁有21年豐富醫療經驗的她,一直深耕兒童生長發育領域,守護著兒童群體的健康成長。
據林翠蘭介紹,在門診工作期間,她經常遇到性早熟、身材矮小、兒童營養不良或肥胖等生長發育問題,其中,兒童肥胖問題尤為突出,這不僅損害孩子的身體健康,還可能導致自卑和社交障礙等心理問題。
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2023年,中山創新性地開展了小學生肥胖和營養不良干預試點項目,選取石岐中心小學、香山小學、凱茵三鑫學校和西區中心小學4所學校,開展肥胖和營養不良個性化干預和健康教育。項目由中山市博愛醫院、中山市疾控中心共同組織實施。
項目開展期間,林翠蘭多次與團隊成員深入這4所學校,對學生進行了身體指標的全面測量。經過細致的篩查,他們成功識別出約2000名存在超重、肥胖和營養不良問題的學生,并對這些學生精心實施了分類管理策略,量身定制了營養、運動和行為處方。
除了直接的干預措施,林翠蘭還組織開展了學齡兒童營養教育活動,通過戶外拓展等形式幫助孩子們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開設試點項目師資培訓班,對全市各醫療機構營養醫生和鎮街疾控、社區兒保醫生及校醫進行系統的培訓,以提升基層營養健康服務能力。
今年,林翠蘭更是將自己在試點學校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提煉,撰寫了提案《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營養教育及管理的建議》,建議通過加強中小學營養健康教育及宣傳,設立特需兒童營養廚房,推進家校醫聯合、共同管理營養性疾病兒童,將中小學營養監測指標納入學校績效考核指標等多項舉措,降低中山兒童青少年營養性疾病的發生率。
5月30日,市教育體育局針對該提案召開了辦理溝通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提案極具實用性、針對性和前瞻性,將全部吸收采納所提建議,并逐一回應各項具體意見建議。目前,市教育體育局已聯合多部門開展營養教育宣傳活動,并試行推進“特別營養餐”,為相關學校提供專業的營養配餐指導。
“后續我也將深化兒童青少年肥胖和營養不良干預試點項目工作內涵,開展師資培訓,組建兒童青少年營養性疾病防控師資隊伍,將中小學生營養性疾病預防與控制推廣至全市,進一步加大健康教育。”林翠蘭表示,她希望通過這些舉措,能夠在全市范圍內普及營養性疾病的防控知識,同時,促進學校、醫院、行政部門和家庭之間的緊密合作,攜手護航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市政協委員盧毅芳:
大力推動學前特殊教育普惠發展
一次特殊的走訪經歷,讓市政協委員、南頭鎮婦聯主席盧毅芳親眼見證了一個不平凡的家庭故事。她看到一位堅強的母親,每日不辭辛勞地用電動車載著孩子到市區的特殊教育專業機構進行康復治療。這段超過兩小時的往返旅程,對于這個家庭來說,是一場巨大的考驗。
隨著走訪的深入和調研的展開,盧毅芳發現,這樣的困境并非個例,而是眾多特殊孩子家庭共同面臨的難題。他們渴望在家附近就能找到便捷且專業的康復訓練機構,以減輕生活的重壓。這些家庭的期望和呼聲,深深觸動了盧毅芳的內心。
經過深思熟慮和多次實地走訪,盧毅芳精心撰寫了一份名為《關于強化學前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的建議》的提案。這份提案不僅體現了她對特殊孩子家庭的深切關懷,更展現了她為推動學前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所付出的努力與決心。
在提案中,盧毅芳指出,學前特殊教育不僅關乎孩子們的未來命運,更是教育公平和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然而,當前中山在學前特殊教育方面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公立學前特殊教育學校數量不足、鎮街特殊教育機構缺失、特殊教育師資力量薄弱以及服務不夠精準等。
為此,她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建議——
強化制度保障,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投資相結合,推動學前特殊教育向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的方向發展;
加強條件建設,確保學前特殊教育學位的充足供給;
鼓勵公辦幼兒園根據需求配置資源,提供特殊教育學位,同時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并制定相關準入標準和支持政策;
優化教師資源配置,設立專職特教崗位,完善專業教師培養體系,并大力培養和引進特殊教育等相關專業人才,確保教師隊伍的持續發展;
堅持分類精準施策,成立特殊兒童教育專家委員會,對不同個體進行合理安置和個性化教學,推動融合教育的發展,提升全社會對特殊兒童的理解和接納程度;
推動多方聯動,建立教育、殘聯、衛健等多部門協同創新的工作機制,完善協調機制,明確各自職責,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和一體推進;
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服務機制,形成特殊學校、公立幼兒園、民辦幼兒園以及各類康復機構和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盧毅芳還致力于加強對重點兒童及家庭的精準幫扶。她面向社會招募愛心媽媽進行匹配結對,定期開展探訪和關心陪伴活動,為特殊兒童家庭送去溫暖和關懷。
“接下來,我將積極與相關部門對接,推動提案的落實工作。”盧毅芳表示,那次特殊的走訪中,她被孩子母親的堅持和愛意深深打動。“這也是我不斷努力、推動特殊教育發展的動力所在。”
編輯 汪佳?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蘇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