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拍攝/明陽集團提供? 視頻編輯/劉建滿
8月13日,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風電平臺“OceanX 明陽天成號”(以下簡稱“明陽天成號”)歷經兩天多航程從廣州南沙港抵達明陽陽江青洲四海上風電場,成為海上風電史上又一項壯舉。

早在一個月前的7月12日,由總部位于中山的明陽新能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陽集團”)自主研發的“明陽天成號”在廣州南沙正式亮相。

8月11日,“明陽天成號”從廣州南沙港池啟航后,沿著廣州港出海航道駛入珠江出海口,在與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會面”后駛出伶仃洋。

隨后,繼續向西前行,途經珠海、江門以及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場,最終抵達廣東陽江明陽青洲四海上風電場,行駛約191海里,拖航時間約72小時。
從廣州南沙港到明陽陽江青洲四海上風電場,這一路走來實屬不易。“明陽天成號”兩座塔筒呈“V”字形排列、搭載兩臺8.3兆瓦海上風機,總容量達到16.6兆瓦,可應用于水深35米以上的全球廣泛海域。其葉輪最高處達219米,空中最大寬度約為369米。整體拖航設計吃水5.5米,平臺排水總量約1.2萬噸,到達現場壓載至作業工況下平臺排水總量約1.5萬噸。

運航過程中,由于從港池至珠江出海口沿途碼頭眾多,航道狹窄且復雜,拖航難度巨大。為避免風機葉片在出港時與靠泊船只或海工裝備發生接觸碰撞,“明陽天成號”在出港后將下端葉片與風機塔筒保持平行,盡可能縮減對航道空中寬度的占用,最終順利抵達陽江。
明陽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明陽天成號”從基礎、結構到設計等領域實現了多項全球首創。相比目前常規容量5.5兆瓦的“三峽引領號”、7.25兆瓦的“海油觀瀾號”,“明陽天成號”的單體容量有了更大的提升。
該設備將于年內在廣東陽江明陽青洲四海上風電場進行固定安裝,待海纜敷設完成后,將繼續推進并網發電等工作。待正式投運后,平均每年可發電約5400萬度,能滿足3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日常用電需求。
策劃統籌:張英? 視頻文案:張英
編輯? 張英?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吳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