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中國硅谷”的深圳,除了擁有比亞迪、騰訊、華為、大疆等一批全球知名新興企業,還孕育了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截至去年11月,深圳各級專精特新企業總量超過8600家。普華永道今年1月公布數據顯示,深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52家,在全省一騎絕塵,占比一半以上。
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小企業能辦大事”的代表,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生力軍,對每一座像中山一樣中小企業眾多的制造業城市而言,尤為重要。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211家……在被稱之為全國“專精特新第一區”的深圳市寶安區,專精特新企業蓬勃發展,科技創新后勁十足,“寶安制造”規?;?。
寶安區何以坐擁全國“專精特新第一區”頭銜?如何培育企業樹木和產業森林?如何更好回答產業升級時代命題?中山日報社“大橋時代 ?走讀灣區”大型專題報道采訪團走進深圳寶安,尋找全國“專精特新第一區”的產業升級答案。

全鏈條服務構建產業生態
去年11月正式開園的匯智專精特新總部基地,位于深圳寶安區鐵仔山科技城片區,地處深圳市山海連廊重要節點,是廣東首個專精特新總部基地。相比一般園區,這個園區有何不同之處?
“作為廣東首個專精特新總部基地,我們已招引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和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60余家。”寶安產業發展集團匯智專精特新總部基地運營負責人吳守歡介紹?;赜蓪毎伯a業發展集團投資建設,依托寶安區作為制造業強區優勢,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專精特新企業總部集聚園和培育園。目前,入駐企業類別涵蓋新能源、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在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方面,除了為符合條件企業提供免租+租金打折這種“常規操作”,基地還配建黨群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中心,邀請海商事調解中心、區金融超市、投融資機構、資質認定機構、律師事務所等機構和單位進駐,為企業提供全鏈條“一站式服務”。
7月氣溫居高不下,匯智專精特新總部基地也“熱”出新高度。7月18日,一場海外市場政企對接會在基地匯智廳舉辦,助力寶安電子霧化企業進軍全球市場;7月19日,一場工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政策宣講會帶來“政策紅包”,吸引100多家企業參與; 7月23日,第九屆“創客中國”宣講會開場,掀起一場中小企業如何走好“專精特新”道路的“頭腦風暴”……
“我們與寶安區的產業部門聯動,舉辦一系列企業出海、專精特新梯隊培育等活動?!眳鞘貧g表示,基地加強與產業部門聯動,在政府資源和供應鏈對接方面有獨特優勢。每一家落地的專精特新企業都能享受產業空間“量身定制”服務,都有專人提供“科技+金融”全鏈條產業服務,帶動企業上下游形成集聚。
吳守歡說,基地正在舉行“黨建賦能發展,服務百園千企”活動,針對入駐企業成立服務專班,有專職聯絡員跟蹤了解企業的發展現狀,定期走訪收集企業遇到的難點痛點問題。另外,針對企業發展需求,基地正在開發“虛擬園區”產業服務平臺,打通企業需求端與園區服務端,實現服務無縫對接,企業通過平臺即可提出訴求、對接資源。

“鏈上生花”企業加快“頂天立地”
“滴、滴、滴……”在廣東德澳智慧醫療科技(下稱德澳)有限公司展廳里,一位“病人”心率異常的信號傳回中央監控系統,大屏幕上報警標識快速閃爍。
“我們專注智慧病房的整體建設,剛剛就是模擬的一個場景。”德澳公司副總經理聶丹帶記者走進模擬智慧病房說,病房采集的數據會體現在中央監護平臺、智能輸液監測終端,把數據和需求反饋給醫護人員。智慧醫療并不僅僅是表面的平板或顯示設備,而是通過數據采集實現人機交互、萬物互聯,打通患者端與醫護端,打造具有居家體驗感的病房,讓患者早上一起床就知道一天的診療計劃。
這家成立于2016年的企業,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專精特新企業代表,目前已成為國內領先的智慧病房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數據運營平臺顯示,企業業務已覆蓋廣東、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多個省份。今年1月,德澳正式入駐匯智專精特新總部基地。
“今年,我們要實現業績翻番,這是我們的一個小目標。我們是奔著上市去的?!甭櫟ばχf,企業已制定未來發展規劃,要在5年內實現上市目標。入駐基地后,管理方主動聯動衛健部門召開醫療器械對接交流會,組織市、區相關資源和醫療機構與企業對接,幫企業在產業鏈市場端發力。這種方式,比企業單打獨斗對接企業節省一半以上時間。“這樣,我們可以投入更多時間提升核心競爭力。”
樓上辦公,樓下研發,每棟樓都是一條“研發鏈”,一座園就是一個“科創城”……匯智專精特新總部基地在產業鏈上激發的“化學反應”,讓一批企業找到了更高的時間價值,加快了從“企業樹苗”到“頂天立地”的發展進程。
碧興物聯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也是寶安區第二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曾多次在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中擔當重任。進駐匯智專精特新總部基地,企業解決了困擾多年的辦公、研發分處兩地問題,產業鏈配套更加緊密。目前,企業以專精特新總部基地為起點,加快拓展數字農業、數字社區治理、數字城市運營等智能化應用場景等領域的賽道。

?營造創新生態打造專精特新集群
中小企業從一般的制造業企業進化到專精特新企業,是生命周期的質變階段。實現這一質變,非一朝一夕之功,產業政策助力尤為關鍵。
深圳寶安區是如何先行一步,成為全國“專精特新第一區”?寶安創新實施專精特新企業“集群計劃”,全面梳理轄區內“專精特新”企業產業鏈清單,對位于同一產業鏈的專精特新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推動就近集中入園發展,促進形成產業鏈內的上下游產業集聚,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集群。從產業鏈看,寶安集聚了眾多深耕細分領域、形成獨特競爭優勢的專精特新企業。比如,欣旺達、航盛電子、法雷奧、格林美、鐳神智能等一批汽車零部件企業聚集,成為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專精特新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這些創新活動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技術升級和產品升級,從而促進了新質生產力的提升。
深圳市寶安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王珩介紹,寶安區科技創新局立足寶安高質量發展所需,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構建企業為內核、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目前,寶安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有7229家,連續七年居全國縣區級第一;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211家,成為全國“專精特新第一區”;五年來全社會研發投入從134.9億元增長到232.4億元,年均增長14.5%,中煤、人大、西工大等一批戰略級產業創新平臺落戶,國家級創新平臺8家,集成電路材料重點實驗室獲評全國首批20個標桿實驗室之一;國家級孵化器從14家增至20家,連續四年全市第一。
2024年,寶安區提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其中明確,完善創新主體梯度培育機制,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00家以上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0家以上。
王珩說,為加速營造完善的創新生態環境,寶安區科技創新局推出了“科創寶安·寶安發布”“科創寶安·創投薈”等八大行動,從技術交流對接、行業主題分享、前沿科技、新技術新產品應用發布、企業空間對接、政策大講堂等多個方面,打造全體系、全鏈條的科創服務活動,著力打造科創服務先行區,也讓寶安創新變得更加生動和立體。

【對話】
深圳市寶安區
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王珩:
融通創新 共促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記者:寶安如何發揮自身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發展,尤其是促進寶安與中山之間的聯動?
王珩:我們會充分發揮“空間、人才、市場主體”三大核心要素優勢,持續推動制造業向新型工業化轉型升級,與中山企業加強交流,打通產業鏈條,進一步促進兩地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融通創新,助力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
寶安產業發展集團匯智專精特新總部基地
運營負責人吳守歡:
園區反向飛地聯合招商大有可為
記者:深中通道的通車,為中山和寶安在產業園區合作互動方面帶來哪些變化?
吳守歡:深中通道開通后,從區位上看,匯智專精特新總部基地到深中通道(高速路口)僅有15分鐘路程,這為深圳寶安和中山兩地產業園區的交流合作帶來很大便利。可以進一步合作探索反向飛地聯合招商,通過“深圳總部+中山基地”模式,聯手招引優質項目,促進兩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總策劃】伍學標 李慶輝
【總統籌】 程明盛 林小軍
【策劃】吳森林 陳曄 黃凡
【統籌】 記者 隋勝偉
【采寫】 記者 隋勝偉 何淼
【攝影】 記者 繆曉劍
編輯? 曾嘉慧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吳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