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電抗臺風技術領創,到海上大兆瓦機組引領,再到深遠海漂浮式風機領航,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明陽集團”)作為中國企業500強和全球海上風電領軍型企業,掀起了一輪又一輪海上風電技術的創新浪潮。
7月26日,記者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獲悉,繼今年6月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后,明陽集團再傳喜訊:在日前公布的廣東省2024年首批5名首席技師名單中,明陽集團風能研究院院長鄒荔兵(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主要完成人)上榜,這也是全國首位風電機組制造工首席技師。

扎根一線
“塔尖人才”賦能產業創新
鄒荔兵是明陽集團風電裝備領域的帶頭人。2009年大學畢業后,鄒荔兵就以結構設計工程師的身份加入明陽。多年來,他始終帶領團隊扎根一線,深耕新能源風電產品研制,通過各種歷練提升個人和團隊的技術水平。
“在一線的探索,對于技術人員而言,是特別寶貴的經歷,我們會遇到很多不可預知的問題,在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只有反復嘗試和大膽創新,才能解決問題。”鄒荔兵說,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個人實操能力會得到充分鍛煉,也能為產品品質和現場運行提供更多保障和價值。
有一次,鄒荔兵參與了東北某個1.5MW樣機項目的測試工作,期間遇到了過去從未遇到過的風機功率波動問題,于是他和團隊通過在樣機一線采集的現場數據來識別哪個環節需要改進。“最終在現場的反復測試中,我們發現了傳動鏈的扭振頻率同倍頻耦合技術問題點,并通過在硬件及軟件上實現增加阻尼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鄒荔兵說。
多年的一線“實戰”,讓鄒荔兵的個人能力得到飛速提升。在他的帶領下,團隊攻克多項行業技術難題,創下多個國內和世界首創。比如,主導完成了全球單機容量最大且風輪直徑最大的海上風電產品、全球首臺抗臺風型漂浮式風機等多款“大國重器”整體研發工作,研制產品成果應用于國內外,累計銷售超500億元。目前,他正領銜海上風電系統裝備研發和技術創新,探索我國海洋能源立體開發的新范式。
除了注重個人能力的提升,鄒荔兵還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累計培養帶領了超過200名風電研發工程師團隊,其中12人取得副高級職稱。
此次獲評首席技師,鄒荔兵認為,這不僅是個人的榮耀,更體現了國家對制造業技能人才的重視與鼓勵。接下來,他也將努力發揮“領頭羊”作用,為風電行業培養更多技能人才。

推行新“八級工”制度
為培養風電行業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礎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廣東省已評選出首席技師24名,中山占據2席。作為全國首位風電機組制造工首席技師,其含金量究竟如何?
據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提高技能人才社會地位和待遇水平,健全完善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我國2022年開始建立并推行由學徒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首席技師構成的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其中首席技師是“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架構中的最高等級。
因此,首席技師代表著“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序列的金字塔尖人才,而鄒荔兵作為全國首位風電機組制造工首席技師,更體現了其為重大技術攻關、成果轉化、技術創新、發明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在地方、行業企業的技術進步與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為何是全國首位?記者了解到,這與過去多年來,風電行業相關職業(工種)未發布國家職業標準有著莫大關系。為解決這一問題,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成立專班,根據產業特色及企業實際,一企一案服務明陽集團,送政上門,專家指導,問需紓困,協助企業成功開發風電機組制造工等5個風電相關職業(工種)的行業企業技能評價規范。而鄒荔兵本人在這個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主持開發風電機組制造工企業技能評價規范及試題,為企業培養風電行業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礎。
2022年,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助力明陽成功備案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資質,填補了國家職業標準的空白,破解了長久以來沒有國家職業標準、沒能考證享受人才政策的困局,讓技能人才既能在企業獲取與技能等級掛鉤的薪酬待遇,又能納入人才統計享受政府社會各類人才政策。

政企合力,壯大企業
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蓄水池”
明陽集團捷報頻傳,是其努力探索完善企業人才培養規劃和發展路徑的有效成果,亦是政企合力,持續壯大企業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蓄水池”的生動實踐。
據了解,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的指導下,明陽集團按照“新八級工”制度,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全生命周期職業發展規劃及配套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為員工打開了更廣闊的職業等級晉升通道,充分發揮高技能領軍人才的引領示范作用。截至目前,明陽集團已開展員工技能評價超1100人次,獲得相應證書近900人次,持證員工可享受技能提升補貼、人才入戶、子女積分入學、人才表彰等政策紅利。
2023年底,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授權明陽集團開展工程系列機電專業中級職稱自主評審,推動制定符合國家和本地職稱政策的評審方案、評審標準條件、評審管理服務辦法等制度文件,組建職稱自主評審專家庫,組建明陽智慧能源評委會。2024年6月,明陽集團開展首次職稱自主評審工作,受理評審超100人,評審專家庫共55人。
今年,明陽集團入選廣東省產教評技能生態鏈鏈主培育單位。“我們將全程輔導明陽集團,充分發揮鏈主企業作用,推動評價標準共創、崗位體系標準共建、課程資源及實訓平臺共享等,為產業鏈建立起從招生、培養、使用、就業到提升于一體的技能人才鏈閉環。”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全市備案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規上企業322家,已對203家企業發放高技能人才評價補貼609萬元。全市可評價工種達266個,全新開發91個行業企業技能評價規范,填補41個職業(工種)的國家職業標準,滿足中山市“新十大艦隊”產業集群所需技能需求。
據最新統計,中山市技能人才總量已達82.83萬人,高技能人才29.28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比35.35%,為中山制造業強市、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據悉,《廣東省技能人才發展條例》已于今年7月1日施行,未來將有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從成果轉化所得收益中以獎金、股權等多種形式獲得獎勵,在學習進修、崗位聘任、職務晉升、工資福利等方面,按照規定比照相應層級專業技術人員享受待遇,配偶、子女按照規定享受公共就業、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務。
編輯 侯海影? 二審 王欣琳? 三審 陳浩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