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記者從中山火炬高新區獲悉,近日,廣東新旺農業專業合作社與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創新中心產學研合作基地在火炬高新區聯富社區周六頃掛牌成立。雙方將強強聯合,建立長期產學研合作關系,共同致力打造一個集農耕文化、自然研學、場景美學于一體的“新旺+田嶼”微度假目的地。
“這個基地的定位不僅僅是生產,未來可能會向著研學、科普的方向走。目前我們籌劃建立試驗示范基地,針對生產中的一些關鍵環節的問題開展科學研究。我們會派駐研究生長期在基地指導,后期基地將作為一個載體,讓科技、科普的成果真正落地。”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廣州科普名師”、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楊慧榮介紹說。
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方暢介紹,基地計劃將稻田升級成“稻魚”共生模式,魚兒在水里自由穿梭,既可以防止蟲害,也可以凈化水質。將科技和農業有效結合,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并尋找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廣東新旺農業專業合作社“新旺‘稻田+’生態高效種養技術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是中山市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產的水稻種植基地,“稻田+”高效種養技術采取“稻魚共生”“稻田養蛙”“數字農業”等多種形式的生態種養技術,改變農田生物多樣性,有效減少蟲害、污染。
廣東新旺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介紹,基地除了稻田,還有上千棵黃金百香果等,并申報了研學基地,以后會與學校開展深度合作。
編輯 曾嘉慧? 二審 朱暉? ?三審 向才志
記者 譚華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