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中山大涌鎮全祿社區77歲老人余安桂的新家。50多平方米的房子內干凈敞亮,柜子等基本生活家具配置齊全。三個月前,這里還是一處破舊不堪,墻體有裂縫的百年危房,在愛心企業廣東錦明建設有限公司的幫扶下,余安桂與老伴兒才住上了新房。
推動建筑企業助力鎮村建設意義重大、責任重大。大涌鎮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大力推進政企村結對幫扶工作,引導建筑業企業充分發揮資金、技術等優勢投身“百千萬工程”建設。
愛心企業幫扶
讓7旬老人的危房變新房
見到余伯時,他正在客廳安心地看電視。“阿伯,最近生活怎么樣?房子住著還好嗎?”廣東錦明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洪詢問道。“很滿意,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上新房,即使臺風來了也不用擔心。”說起這座新房,余安桂臉上滿是笑容。

余伯介紹,此前所住房子是其父親留下來的,已有超百年歷史。這么多年來,房子因年久失修,墻體出現裂縫及變形。“房子外墻都是黑色的,屋內昏暗潮濕,一到下雨天,屋頂就漏雨。”余伯說。
去年,大涌鎮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成立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摸排鎮內危房情況。余伯居住的房子被列為D級危房,需拆除重建。一開始,余伯因對老房子有感情,不愿意搬離重建。為了打消老人的顧慮,鎮領導干部一遍遍登門找老人談心,并且動員鄰里、親戚勸導老人理解危房重建的必要性。余伯慢慢改變想法,愿意重建房子,但擺在眼前的還有個現實問題——他無法負擔起重建房子的資金。
今年初,這個難題終于得到解決。1月,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印發《關于引導建筑業企業投身“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若干激勵措施》,大涌鎮“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迅速把握政策支持,通過鎮城建部門、全祿社區兩委干部多方聯動,依托工程項目庫、老人福利會往年捐款名單等,深入挖掘與大涌有業務往來的熱心建筑業企業,成功協調到廣東錦明建設有限公司為老人進行危房拆除重建。

安排好老人的住處后,今年2月,廣東錦明建設有限公司安排工人正式動工。經過拆除舊房、重建、裝修等,5月新房順利竣工。端午節前,余伯和老伴兒高高興興地搬進新房。“以前各級干部總對余伯家及其老房子放心不下,如今經過多方努力,終于解決了余伯的危房隱患,讓他能夠有一個安心生活的環境,這令社區工作人員感到開心。”全祿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余子樂說。

熱心出資的愛心企業廣東錦明建設有限公司是中山南頭鎮企業,從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起重設備安裝服務等業務。成立至今,這家公司多次為中山本地的公益事業添磚加瓦。“雖然我們只是小企業,但很高興能夠為困難群眾做力所能及的事,看到余伯家住上新房,真的非常欣慰。”公司總經理周洪說。
引導本土和外部建筑企業
投身“百千萬工程”
“百千萬工程”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離不開社會各方共同參與。建筑企業因在自身資金、技術和材料等方面的優勢,成為城鄉建設的主力軍,是“百千萬工程”項目的具體建設者。在大涌鎮,建筑企業參與“百千萬工程”的例子并不少。
走在大涌鎮疊石村青年橋側公園,只見廣場干凈整潔,豎立的幾臺太陽能路燈格外顯眼。以前,這里缺乏照明路燈,夜晚村民出行不便。為改善村民群眾出行條件和村居環境,今年大涌鎮“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城鄉建設工作專班成功協調到該鎮企業中山市中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投入1.2萬元,為青年橋側公園裝上8盞太陽能路燈。“有了企業捐贈的路燈后,晚上來這里跳舞的人也變多了,我經常帶著孫子晚上來這邊散步。”村民李阿姨說。

大涌鎮“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大涌鎮針對鎮內建筑業企業偏少、鄉鎮建設工程多的特點,積極引導本土企業,同時梳理與大涌鎮有業務接觸的建筑業企業清單,以“百千萬工程”為平臺加強與外部企業的聯系,通過溝通協調,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百千萬工程”。
如今,該鎮企業參與“百千萬工程”建設效果初顯。除了危房重建、加裝太陽能燈,2024年大涌鎮“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城鄉建設工作專班聯系到廣東穩筑建設有限公司對項目進行結對幫扶,投入約1.95萬元委托房屋鑒定公司對5戶困難家庭危險房屋及公共廁所進行房屋安全鑒定,為后續房屋排危解困提供堅實基礎。同時,大涌鎮起鳳環社區籃球場籃球架年久失修、破損補款,中山市中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投入約1萬元進行幫扶更換籃球架,改善村民群眾體育運動設施環境。
大涌鎮“百千萬工程”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參與“百千萬工程”是鎮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既能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也是企業投資興業的重要機遇。接下來,大涌鎮將繼續動員更多的企業、商協會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百千萬工程”,從公共設施建設、農房風貌提升、村莊綠化美化、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公益事業等方面瞄準契合點,找準發力點,共同推動大涌鎮“百千萬工程”出成效、出亮點。
編輯? 王欣琳? 二審 朱暉? 三審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