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記者采訪獲悉,中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近日印發《中山市技術改造投資項目資助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明確資助標準分為四類,獎勵金額最高達2000萬元。該《細則》旨在推動工業企業開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持續提升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支持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對現有設施、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等進行改造提升,擴大產能規模、提高生產效率、改進產品質量、保障安全生產。
《細則》規定,資助范圍包括中山市企業所實施的增資擴產、設備更新、綠色發展、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等技術改造項目,并對項目總投資額、建設地點以及備案審批等方面提出了相應要求。

對符合條件的技改項目,資助標準共分為四類。
一是對企業實際總投資5億元及以上的重大技改項目,按新購置設備和系統總額給予不超過20%的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2000萬元。
二是對領軍企業、制造業龍頭骨干企業、工業總部企業、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國家和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實施的技改項目,按新購置設備和系統總額給予不超過20%的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1000萬元。
三是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施的技改項目,按新購置設備和系統總額給予不超過15%的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800萬元。
四是對一般企業實施的技改項目,按新購置設備和系統總額給予不超過10%的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600萬元。
同時,對納入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攻堅的項目給予重點支持,按資助標準額外提高不超過50%的比例給予獎勵,單個項目資助標準不超過20%,最高獎勵額度保持不變。
此外,為鼓勵企業入園發展,《細則》對進駐市十大主題產業園和經認定掛牌環保共性產業園的企業,實施符合條件的技改項目,將按資助標準給予獎勵。
同時,對企業通過融資租賃方式購置項目設備和系統所支付的有關費用,《細則》將參照資助標準給予獎勵。
《細則》提出,中山將力爭用4年時間,引導2400家以上企業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促進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轉型升級。到2027年,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重點行業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
編輯 范展顥 二審 朱暉 三審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