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萬工程”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積極建言獻策,展現人大代表擔當,中山港街道近日組織市人大代表調研“百千萬工程”項目進展,為張家邊社區省級“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項目貢獻“金點子”。

在濠頭涌,代表們詳細了解河涌治理情況和濠頭涌旁邊閑置用地改造提升方案,以及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在濠頭涌邊建小公園,能為群眾營造優良的悠閑休憩環境。”市人大代表曾承英建議,河岸碧道兩側綠化雜草要及時清理,河道管理要做到常態化、規范化、精細化,以鞏固河涌的治理成果;對小公園要重建造,更要重維護,防止重建造,輕管養。
濠江西路廊道門戶提升工程作為“百千萬工程”“七個一”示范項目——建設一個美麗出入口,已經成為火炬區全面升級和美麗轉型的標志性項目。該項目改造工程包括拆除原有圍墻,全面提升廊道兩側的綠化帶,因地制宜設計微地形景觀,營造自然豐富的植物空間和迎賓氛圍。市人大代表何景光建議,兩龍門架中間花壇整體美觀設計、廊道兩側的綠化帶要全面提升,同時健全長效管理養護機制,切實做細做好入口景觀設置,打造亮麗的火炬高新區門戶形象。
在科技大道,代表們表示,要優化道路周邊景觀布局,建議人行道兩側少種植榕樹,花基處多鋪易打理的草皮,注意綠化的科學性,做到整體大方、美觀的效果;要提升道路交通的整體環境,合理規劃停車位,規范停車。
江尾頭村大約七百年歷史,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用好龍母墟、龍母公園、龍母廟,對張家邊社區省級“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具有重要意義。在調研了江尾頭龍母墟、龍母公園、龍母廟后,代表們提出了“建筑物加上解說,方便群眾了解歷史”“青云臺牌坊兩邊添加對聯,增加文化底蘊”“尋找大鐘、古鐘,恢復敲鐘文化”“對教學大樓進行安全評測,利用教學樓展示村史、華僑史和舊歷史物品等小型的、專業的展示館,吸引游客參觀”等一攬子建議,通過講好江尾頭故事,讓人氣聚起來,煙火氣升騰起來,打造為具有本土特色歷史文化的大眾“打卡點”“網紅點”,為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編輯 王欣琳? 二審 魏靜文? 三審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