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酒店(民宿)是人們生活審美的一種透射,是人與山水相通的一道橋梁。我們也必須看到,鄉村酒店(民宿)除了理想與情懷,更多時候是一個經濟概念、產業名詞。如何建立理性的市場認知、形成統一的行業規范,如何將旅游民宿納入“百千萬工程”的發展框架,實現村落融合發展,是我們亟待探索實踐的重要命題。
6月5日上午,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會指出,從2020年底中山首家旅游民宿登記至今,旅游民宿產業依附鄉村游、文化熱等幾波文旅浪潮,完成了從萌芽到初級階段的發展過程。以鄉村酒店(民宿)為核心,配套餐飲、康養、研學及戶外運動等關鍵業態的多元文旅生態系統正在被實踐。

全市民宿業從零星發展到區域聯動
“東街里”“原野之上”“禾舍書屋”“覓秋”……近幾年來,中山全市民宿業呈現出從零星發展到區域聯動、從單一模式向多元融合發展的態勢。一批批旅游民宿融合香山書房、非遺展演、文創、藝術演出等資源,開發文化體驗、娛樂康養等產品,向精品化、特色化發展,民宿品類日漸豐富。
截至目前,全市已登記備案的旅游民宿共55家,其中中山市特色民宿16家、廣東鄉村民宿示范點5家,五桂山街道“自在居民宿”入選廣東省驛道鄉村酒店,南朗街道獲評廣東省鄉村民宿示范鎮,南朗街道崖口村、五桂山街道桂南村、三鄉鎮古鶴村打造成為民宿特色村。
為推動旅游民宿業規范有序發展,中山先后出臺《中山市民宿管理暫行辦法》《中山市文化和旅游產業扶持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中山市特色民宿評選辦法》等民宿產業發展配套政策,每年開展特色民宿、民俗特色村評選,對排名前三的民宿企業分別給予15萬元、10萬元、5萬元資金扶持,對單一行政村內旅游民宿達5家以上的給予村集體50萬元一次性扶持資金,用于改善村公共基礎設施、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此外,結合中山現有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以及各鎮街農文旅融合發展規劃,有關部門還引導國有企業及社會資本利用產業、資金、管理、人才等優勢,參與鄉村酒店(民宿)建設和運營。
中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山積極與廣東省民宿協會、深圳市民宿協會等合作聯動,引導旅游資源配置,推動旅游民宿高質量發展,接下來還將組織“海雅繽紛廣場”“飛越云端主題樂園”“崖口舊廠房活化利用1-3期”等涉民宿項目參加全省鄉村酒店和鄉村民宿投融資對接會,也會助力三鄉鎮橋頭村打造民宿集聚村,推進天頤·幸福俚“點狀供地”項目落地實施,推薦指導“原野之上”民宿參與省內首批全國丙級旅游民宿評選等。

推動鄉村民宿向鄉村酒店轉型升級
鄉村酒店指位于鄉村,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優美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體現地方文化要素,以接待休閑度假賓客為主,提供住宿、餐飲、休閑、文化體驗等多種服務的酒店。就目前中山情況而言,雖然鄉村民宿呈蓬勃發展趨勢,但卻沒有明確按此類別劃分相應酒店。而鄉村酒店作為一種新業態,已成為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的強大引擎。
數據顯示,中山現有旅館業557家,床位數5.8萬張,在發展鄉村酒店(民宿)方面大有可為。為了有效推動鄉村酒店(民宿)發展,今年4月30日,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牽頭組織座談會對我市鄉村酒店(民宿)發展開展研究。5月8日,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召開全市民宿工作會議,對全市55家民宿進行提質增效培訓,促進具備條件的民宿向鄉村酒店轉型升級。5月初,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到三鄉、五桂山、南區等旅游資源集中鎮(街道)調研擬建酒店類項目選址情況或符合改造為鄉村酒店的項目情況,并與各相關職能部門積極溝通,研究推進路徑。
據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山將進一步摸清市內文旅資源家底和空間分布狀況,以及全市資源特色優勢,為民宿產品開發找準方向。在《中山市民宿發展規劃(2019—2025年)》基礎上進行修訂提升,對全市鄉村酒店(旅游民宿)產業發展進一步統籌規劃;會同各相關部門研究出臺《關于促進中山市鄉村酒店(民宿)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研究在用地、金融、獎補等方面出臺政策措施;完善《中山市文化和旅游產業扶持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扶持政策,推動全市鄉村酒店、旅游民宿業蓬勃發展,促進鄉村農文旅深度融合,更好賦能鄉村振興。
編輯 曾淑花? ?二審 黃廉捷? ?三審 吳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