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粵澳學生信息科技創新大賽”在珠海國際航展中心舉行。經過地區遴選推優和省級嚴格的資格審查與初評,最終來自粵澳兩地909所學校1828支隊伍的3579名學生齊聚珠海參賽。在這場比賽中,中山市楊仙逸中學的學生獲得“創意智造高中(含中職)組項目省級一等獎”。
據悉,本次大賽由廣東省教育廳、珠海市人民政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聯合主辦。大賽設立了創作類、實踐類、展示類三大類別,涵蓋了數字創作、計算思維、科創智造、智能機器人等多個領域,并設有科創教育集體展示和個人發明創造展示等子類項目,共計22個。比賽中,參賽選手們運用程序設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工具,設計和創作出一系列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作品。
在楊仙逸中學信息科組教師張波帶領下,該校的高一學子何奕晨、劉相銳,帶著作品“小明同學”與參加大賽創意智造項目的699支隊伍同場競技。
“這次比賽中,團隊設計制作的作品‘小明同學’,是一個基于物聯網天氣信息的校園生活智能提醒系統。” 張波介紹,作品的創新之處在于可通過智能算法,處理獲取天氣預報數據、訓練AI目標檢測模型識別著裝,以及語音識別合成實現人機交互。
張波告訴記者,在AI識別環節,“小明同學”提前收集了600多張同學著裝照片進行目標檢測訓練,通過編程實現智能檢測來訪同學的著裝情況,生成適合校園生活的穿衣、洗衣、運動、預防感冒等生活建議,再利用屏幕顯示和語音合成兩種方式輸出,動態提醒同學注意更換或準備合適的衣物、適時安排運動時間。
同學們在2天的比賽時間里,歷經了入選作品演示和答辯、全天封閉臨場創作和答辯兩輪難度升級的考驗,最終以積分第二名的成績獲得創意智造高中(含中職)組項目省級一等獎。
“這次比賽中,除了帶來的作品創意巧妙,兩位同學在現場的穩定發揮、熟練的編程技術,也是本次獲獎的關鍵。”張波介紹,這次比賽能夠獲獎,是學校信息科創教育成果的展現。
記者了解到,楊仙逸中學是中山市首批創客教育實驗學校,該校于2019年開設了“創客室”,為有科創興趣和特長的學生,開展開源硬件編程、激光切割模型創意設計與制作、人工智能基礎應用等科創教育和社團活動,為學生們提供了發展信息科技特長的空間。
編輯 汪佳? 二審 王欣琳? 三審 查九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