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山手機臺
近日,中共中山市委黨校舉辦“優秀傳統文化第二課堂”。活動以“非遺文化承古韻 文化自信強根基”為主題,來自粵藏兩地的130多名學員,“變身”節目策劃者、設計者、表演者和講解者,輪番上演中山非遺文化傳承、藏族傳統歌舞展示、國學經典誦讀等10個精彩節目。
學員們在沉浸式體驗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活動現場還實時轉播到3000公里外的西藏工布江達縣,加強粵藏兩地干部的文化交流。

10個精彩節目輪番上演
展現粵藏兩地優秀傳統文化
“醉龍舞是古代中山民間特有的舞蹈,源起宋代,盛于明清,是農歷四月八浴佛節祭祀后舉行的巡游活動。”
“青稞酒傳承了400年,興盛不衰,譽為‘高原明珠’,再配上悅耳的‘敬酒歌’,青稞酒更加格外香甜、美滿。”
……
在本次“第二課堂”活動中,來自中山的黨員干部學員,表演了西區醉龍舞、坦洲咸水歌、沙涌馬家槍、起灣金龍等代表中山本地特色民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目。
來自西藏的黨員干部學員,展示了《太陽升起的部落》《那曲鍋莊》《敬酒歌》等代表西藏傳統文化的歌曲和舞蹈。現場還進行了《中華家風誦》、中國古詩詞經典誦讀,演唱膾炙人口、代表廣府文化的經典歌曲,帶來一場傳統文化盛宴。


“我們準備了3個具有西藏特色的節目,展現了工布江達干部的風采,今天活動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在活動現場觀看了中山學員的表演后,西藏工布江達中青班班長晉美贊不絕口。
“‘第二課堂’活動,讓我們近距離接觸、親身學習體驗中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并通過觀看西藏干部表演的節目等,對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認識,對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有了更全面理解把握。”中山市科級任職培訓班學員、中山市南區城市建設和管理局局長鄭紹永介紹。
創新黨校教學模式
打造“沉浸式”第二課堂
近年來,中共中山市委黨校創新教學模式,通過開設“第二課堂”的方式,加強黨性教育、傳播文化、立德樹人。
除了這次表演活動,市委黨校還開設以“從黨的發展歷程中堅定中醫藥文化自信”“八段錦與中醫保健”等為主題的中醫藥文化課程,著力打造中山傳播中醫藥文化、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平臺,并舉辦籃球賽、趣味運動會、“最美校園攝影比賽”、端午節包粽子民俗體驗活動等。
“學員在黨校不僅學習到黨性教育的專題課,還通過‘第二課堂’近距離接觸并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鍛煉團結和拼搏意志,提升感知美的能力等。”市委黨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委黨校希望在活動中,進一步增強學員的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更加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
編輯 侯海影? 二審 陳彥? ?三審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