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位于中山坦洲鎮的華算圣馬丁智造園項目(以下簡稱“智造園”)交付儀式舉行。記者了解到,智造園項目用地面積約165畝,分4期開發建設。當天,建筑面積為10萬平方米的二期廠房正式交付,首期就吸引33家企業入駐,招商入駐率達到60%。整個園區已與49家企業簽約。儀式上,智造園還與中山市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進行校企合作簽約。
據了解,智造園是全市第一宗享受“工改”政策的項目,也是2023年度中山十大“工改”示范項目。

成熟產業空間與配套
吸引49家企業率先“搶灘”
智造園位于中珠產業帶坦洲鎮第三工業區前進二路,周邊路網交織,生活配套一應俱全。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65畝,總投資額約5.5億元 ,總建筑面積約33萬平方米,是一個容積率為2.69的低密度產業園區。
“我們已經正式投產一個星期了,智造園的產業配套所言不虛!”中山市川廣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嚴照富笑得很開心。2022年,智造園“工改”之初,他就一口氣訂下一層樓,2000多平方米,作為企業“大本營”。川廣電子是第一批在智造園買房的,也是第一批入駐的。
川廣電子主營UV彩色3D打印加工、專業生產和銷售各類顯示面板和蓋板。近年來,企業發展勢頭迅猛,年產值保持30%以上的增長。“我們迫切需要空間更大、配套更好的地方來滿足增資擴產需求。”嚴照富遴選對比了周邊好幾家廠區,才最終選定了智造園,距離老廠僅500米。“園區建筑戶型方正、南北通透,周邊配套、生活、交通都是最棒的。”他透露,智造園的每一棟廠房都建設了雙5噸、雙3噸共4個貨梯,轎廂面積更大、載重量更強,不用擔心貨物運輸“堵車”。同時還有兩個客梯,實現客貨分離。
“終于有自己的廠房了!”廠房交付這一天,珠海市眾遠打印耗材有限公司負責人遠迎輝等了近一年。他表示,坦洲鎮緊靠珠海,不僅用地、用工成本較低,而且擁有堅實的產業基礎。隨著近年來眾遠耗材往電商方向發展,企業新址的選取更注重園區環境和交通物流運輸,“智造園交通便利,還設計了最長35米的卸貨平臺,可滿足4輛貨車同時側向裝卸,避免了上下貨貨位不足,實現裝卸貨物暢通無阻。”
當天,遠迎輝的朋友揭先生也來到智造園考察。他的不少合作商都已入駐智造園,為了合作方便,他也計劃入駐智造園。在不少入駐商戶看來,園區橫向和縱向的交通物流順暢,不僅能切實解決交通運輸的后顧之憂,還能實現“工業上樓”。
“目前智造園已有49家企業完成簽約,涉及五金電子、精密制造、打印耗材等不同行業,我們還將不斷加大招商力度。”華算集團董事、工改事業部總經理段華文介紹,智造園由中山圣馬丁電子元件有限公司與華算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等到智造園全部投入使用后,預計年產值將達到約10億元,年稅收達到約5000萬元。
交付使用后,園區管理成為入駐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我們將為園區內企業提供全維度的產業服務,助力企業加速升級。”段華文介紹,華算集團具備12年產業園物業運營經驗,在后續管理中,將與智造園搭載的鯨管家數字化園區管理系統協同發揮作用,實現全流程、精細化的智慧園區管理閉環。通過鯨管家智慧管理系統,園區業主可實時掌控廠房收益數據與自動招租,企業主可實時掌控企業用水、用電等數據,優化水電成本。與此同時,企業還可享有智慧用電、智能安防、智慧道閘、在線維保、線上支付等服務功能。

借助“工改”東風
引領產業向“智造”蝶變
從簽約到動工,不到兩個月。從鋅鐵棚變為智造園,只用了18個月。這里,蝶變如何發生?
段華文介紹,智造園由中山圣馬丁電子元件有限公司作為改造主體,實施全面改造和微改造相結合的混合改造。整個項目開發周期為5年,分四期。其中,一、二、三期于2022年11月動工建設,目前一、二期都已完成改造建設,三期已完成封頂。二期廠房于當天交付,三期預計今年10月底交付使用,四期計劃今年10月動工建設,擬建建筑面積約7.5萬平方米。
智造園的“工改”流程為企業提出改造訴求、鎮街指導編制改造方案、改造方案報批市政府并獲批復、改造主體實施改造。起初,中山圣馬丁電子元件有限公司想“工改”,但存在改造資金短缺和招商困難的問題。坦洲鎮政府為企業牽線搭橋,引入華算集團作為社會資本,拓寬“工改”參與渠道,解決了改造融資難題,有效促進了項目早落地、早投產,實現多方共贏。
在實施審查過程中,智造園因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符等問題,改造一度陷入瓶頸。“那段時間,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有關部門的好多人都來我們這里走訪調研、現場辦公。”段華文說,他們最終通過中山出臺的系列“工改”優惠政策解決了項目難題,成為全市第一宗根據《中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促進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若干措施的通知》安排建設用地規模的項目。
改造前期,智造園還遇到了老業主搬遷的問題,是政府幫忙出面洽談協助解決的。能夠如期如約交付廠房,也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段華文透露,為加快項目驗收效率,政府部門不斷開通“綠色通道”,快速組織人員現場綜合查驗、快速審批,壓縮流程時間。
記者了解到,智造園園區將以精密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為主導,吸引相關上下游配套產業企業進駐,形成以圣馬丁集團的精密制造產業和傘亮科技的新能源產業等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打造成為集生產制造、企業辦公和產業配套三大功能于一體的“精密制造+信息技術、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的現代化產業園。在后續招商工作中,智造園將重點引進具有技術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支持園區企業向高技術領域轉型。
編輯 侯海影? 二審 陳彥? 三審 程明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