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山市意盛源照明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意盛源照明”)新租賃1.5萬平方米的制造總部尚未完成裝修,車間已是繁忙的生產景象。像意盛源照明這樣,一邊忙著搬新家,一邊忙著安裝設備、一邊抓緊生產的企業在中山市古鎮鎮曹一村已有43家。這些企業都是曹一村“工改”項目——天宏智慧產業園的受益者和支持者,通過增資擴產,他們在新園區安了“新家”,正謀求更大的發展。

開啟“狂飆模式”的
意盛源找到了“家”
意盛源照明成立于2015年,經營范圍包括照明器具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在LED燈絲燈泡,COB燈帶制造領域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記者采訪時,公司總經辦還沒來得及裝修,辦公桌、茶臺和沙發處在一樓的角落,部分樓層正在安裝調試設備,也有一些設備已經調試完畢,投入正常生產。

“在鎮、村有關領導的幫助下,公司終于找到了這里,建了‘新家’,接下來,我們將增資擴產,擴大COB燈帶制造的同時,上馬mini LED柔性顯示屏項目,力爭早日成為古鎮的億元企業。”意盛源照明企業法人兼總經理覃宏堅接受采訪時說。

據覃宏堅介紹,企業創建時只租用了700多平方米的廠房,結果兩個月后就不夠用了,隨后租用了一整層。次年,廠房再次告急,企業又租用了兩層。由于企業發展過快,到了2022年,廠房面積增加到了8000平方米,但很快又不夠用了。“由于原址廠房有限,我們不得不四處尋找新廠房,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今年年初,經過鎮村領導牽線搭橋,企業終于找到了‘家’。”覃宏堅說,新廠確定后,企業快速派人裝修、快速安裝調試設備,按照目前的進展,6月即可滿負荷生產,屆時,主業COB燈帶制造能力將翻一倍。
芯能鑫科技的“新家”
面積增加了五倍
意盛源照明在加快最后一批設備安裝調試的同時,相距約300米,同在天宏智慧產業園的芯能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能鑫科技”)智慧生產基地項目已經裝修一新,投入到緊張生產之中。

天眼查發現,芯能鑫科技成立于2018年,法定代表人為薛運來,注冊地位于中山市古鎮鎮東興東路33號,經營范圍包括技術服務、照明器具研發、制造和銷售。公司為中山市規上企業,高新技術企業。

32歲的薛運來是芯能鑫科技董事長,為人謙虛、平易近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薛運來說,今年,公司投入350萬元,從過去的東興東路搬到了現在的天宏智慧產業園,廠房面積由原來的900多平方米增加到了現在的4500平方米,SMT貼片產線也增加到了15條,同時配套有無塵車間、恒溫恒濕電子料存儲倉庫等。“去年,公司的營收超過8500萬元,今年爭取過億元。”薛運來說,喬遷新居對芯能鑫科技來說至關重要,5月4日,芯能鑫科技還專門舉行了生產基地喬遷儀式。
43家企業
跑步入場安“新家”
天宏智慧產業園是古鎮鎮首個由村自建的重點“工改”項目,東臨古神公路,南接東興東路,北向聚興西路,交通條件優越。按照產業招引定位,重點引進燈具制造,年產目標為300萬件具。產業園占地160畝,總建設面積達38.5萬平方米,分兩期建設,已經建成并招商的為一期工程,建筑面積約19.2萬平方米,共建9棟標準廠房。
古鎮鎮曹一村黨委委員李佳俊提供的最新數據表明,已進駐天宏智慧產業園一期的企業有43家,包括中山市樂式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科邁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意盛源照明電器有限公司、中山市芯能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規上企業,已完成招商計劃的93.34%。據了解,年初,天宏智慧產業園一期交付使用后,招引企業開始跑步入場,目前大部分企業已經開工生產。
“安家行動計劃”
加快企業入園進度
實際上,天宏智慧產業園一期建成投產實屬不易,不僅建設地塊有很多的歷史問題,辦理相關手續也是一道難關,如果不解放思想,突破常規,打破條條框框,就非常難落地。在這個過程中,市鎮兩級職能部門想了很多辦法,村黨委也多方面收集意見建議,取得黨員和村民代表的支持并順利通過“四議兩公開”程序,確保了項目提前動工,盡早投產。

然而,園區建成了,招引優質企業入駐又是一大難題。為此,古鎮鎮審時度勢,于今年初,正式印發了《古鎮鎮億元企業安家行動計劃工作方案》,向有增資擴產需求的億元企業或有潛力突破億元的企業進行資源匹配,為有信心、有想法、有條件的企業提供政策支持,方案中的一項規定,2000萬元-20000萬產值規模的企業,可享受階梯式租金優惠,最高3.5元/平方米/月,這一方案刺激了企業,加快了企業入園進度。
編輯? 張英? 二審? 朱暉? ?三審?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