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做好新時代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2023年4月起,惠州市廣播電視臺發揮媒體所長,策劃推出“音樂思政課”,用紅色音樂上黨課、用經典旋律講述黨史、用藝術語言闡釋黨的創新理論,具有突出的政治引領力、歷史穿透力、藝術展現力和精神感召力。截至目前,“音樂思政課”進機關、入企業、到學校、下鄉鎮街道,共開展宣講600多場次,受眾達50萬人次,好評如潮。惠州正用“音樂思政課”,持續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用一堂課影響一群人,一群人影響一座城!
將理論學習和藝術審美疊加
鑄造思政“金課”
“音樂思政課”立足宏大時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理論指導,堅持黨史學習教育與思政課互動融合發展。“音樂思政課”時長約80分鐘,創新性地把理論學習和藝術審美疊加,將理論宣講與藝術展現融為一體,用大量豐富的優秀音樂作品,串聯起一段段珍貴的歷史畫面,生動詮釋了從“建黨精神”“紅船精神”“焦裕祿精神”到“航天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同時立足惠州本土特色,融入廣東好人趙喜昌、援鄂“00后”護士劉家怡等的先進典型事跡,弘揚惠州好人精神。“音樂思政課”打破了傳統思政課風格,以具體生動的榜樣人物為“活教材”,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黨員干部群眾喜聞樂見的音樂影視作品結合起來,用藝術語言闡釋黨的創新理論,課程注重講演融合、現場互動,具有政治性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的特點,成為惠州乃至廣東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思政“金課”。

宣講進機關、企業、社區
持續激發奮進力量
“音樂思政課”針對不同的受眾設有“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音樂思政課”“青春心向黨·音樂思政課”“童心向黨·音樂思政課”三個不同版本。其中,“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音樂思政課”主要面向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廣大黨員干部群眾。2023年4月起,“音樂思政課”走進機關、企業、社區,成為惠州各企事業單位、行業領域、基層社區的“音樂黨課”,以“寓教于樂”“寓教于美”“入腦入心入耳”的方式,全面、系統、深入、完整、準確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惠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走深走實。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首首動人的音樂,一幕幕震撼的視頻場景,加上巧妙的串講,讓黨員干部群眾深受感動和鼓舞,激勵他們把工作崗位作為奮斗的舞臺,把責任化作前進的動力,榜樣的力量激發出奮進新時代的精神偉力。惠州還將“音樂思政課”納入廣東東江干部學院黨員干部培訓課程,截至目前,在廣東東江干部學院開展近40場“音樂思政課”,數千名來自省內外的黨員干部上了一堂沉浸式的黨性教育課,黨員干部在“身臨其境”中知黨、愛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禮。黨員干部們紛紛表示,“音樂思政課”形式特別,內容直抵人心,他們將追尋榜樣之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昂揚的斗志投入到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

打造開學第一課
致力培根鑄魂育新人
黨的創新理論只有走近師生、武裝師生,才能更好地體現價值、彰顯力量。為更好地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2023年起,惠州市廣播電視臺與市教育局、惠城區教育局創新形式,在新學年開學之際,聯合打造開學第一課活動,將“音樂思政課”這堂傳遞信念和力量的特殊課作為學校第一堂思政課。通過寓教于樂,寓教于美,引導學生們從小志存高遠,堅定理想和信念,成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目前,“音樂思政課”已覆蓋470多所學校,宣講近500場,受眾超過30萬名師生。2023年11月,《中國教育報》以《用音樂之美點亮思政之光!惠州這場音樂思政課“聲”入人心》為題,大篇幅報道了惠州教育系統抓住新學期關鍵時間節點,將“音樂思政課”融入開學第一課的情況。
案例啟示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奮斗之歌,時代越是向前,越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指引。“音樂思政課”走出了一條融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為一體的理論宣講新路徑,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論述的生動實踐。新時代,基層思想政治工作面臨新形勢新要求,要把握時代脈搏,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按照“三貼近”的要求,開發更多適合黨員干部群眾愛聽愛看、易于接受的通俗化理論產品,避免“我說你聽”的空洞說教,真正打通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在基層走深走實的“最后一公里”。要在理論宣傳宣講體裁的多元融合、話語的生動豐富、媒介的多樣協同上大膽探索,發揮文藝宣講融理于事、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染力強的優勢,用藝術的力量引發共鳴,真正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編輯 陳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