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歷經11年的“自救”,中山市板芙鎮利華星座名苑二期280戶居民終于迎來了久違的喜悅——他們拿到了屬于自己的“大紅本”(不動產權證)。

對于普通居民而言,房產證不僅僅是一份法律文件,更是他們安居樂業的基礎。沒有房產證,居民們在法律上缺乏足夠的保障,無法進行房屋交易、抵押貸款,甚至影響到子女的入學問題。板芙鎮利華星座名苑二期居民最終拿到不動產權證的案例,不僅展示了小區居民們的不懈努力,政府解決問題的決心和能力,也為其他面臨同樣困境的小區居民提供了借鑒。
居民贈錦旗:
盼了11年,“大紅本”終到手了
“盼了11年的‘大紅本’終于拿到手了,感覺這套房現在才真正屬于自己!”5月11日,家住利華星座名苑二期的朱建兒激動地說。

當日上午,朱建兒和小區業委會成員趕到了板芙鎮政府,將四面錦旗贈送給板芙鎮黨委、政府。中山市不動產權登記中心有關負責人特意來到現場,將首批蓋有大紅印章的77本不動產權證,統一交到了業委會成員手中,當日轉發業主,其他203本待打印制作好后,將第一時間發放。
接到首批不動產權證后,小區業委會成員手捧“大紅本”列隊護送至小區。小區里彩旗飄揚,如同過春節。護送證書的隊伍接近小區門口時,鑼鼓喧天、醒獅起舞、鞭炮齊鳴,居民們用最熱烈的方式,表達心中的喜悅。

實際上,喜悅來得太遲,也太不容易了。
突發變故:
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小區成了“問題樓盤”
板芙鎮利華星座名苑二期住宅小區位于板芙鎮湖洲村,西臨通往中山主城區的板芙北路,東靠板芙鎮第一中學,北邊距離北臺森林公園1公里。備案資料顯示,住宅小區共8幢,地上為15層,總建筑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住戶為280戶。項目于2012年1月18日正式動工興建,2013年2月19日完工。
朱建兒家的老宅就在離小區不遠的村子里,由于年久失修,漏雨嚴重,就想著按揭一套商品房,改善一下居住環境。看了很多樓盤后,朱建兒覺得正在開發的利華星座名苑二期樓盤不錯,就湊了10多萬元首付款,按揭了一套91平方米的小三房。然而,就在他辦理入住之時,一條令人吃驚的傳言到了耳邊:“開發商沒錢給承建商了,沒有承建商提供的資料,開發商給戶主辦不了產權證。”聽到這個傳言,朱建兒的心都涼了,“是我堅持買這個小區住宅的,因此都不敢跟家人和親戚們說!”
隨后,傳言變成了現實。朱建兒購買的樓盤因開發商資金鏈斷裂、規劃不符、工程款糾紛、法院查封等諸多問題,業主無法拿到產權證,項目也被市里列為“問題樓盤”。
業主維權:
抱團自救接連破解難題
朱武濱是利華星座名苑二期業委會主任、小區業主之一。2013年,考慮到小孩就學問題,朱武濱在小區購買了一套房。“2014年冬季,說好要給業主辦產權證書的,但一點動靜都沒有,相反,售樓部先撤了。”朱武濱感覺不對勁,就約了微信群的幾個業主到政府相關部門了解情況,這才知道開發商的資金鏈斷了,欠了承建商的錢,承建商不愿提供建設資料,導致住戶無法辦理產權證。沒有產權證,業主們很多計劃好的事情辦不了,對小區也沒有歸屬感,艱辛的維權過程就此開啟。
業主們各自維權后發現,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于是,有人提議成立業主委員會,派業主代表依法依規維權。
2015年,利華星座名苑二期的業主們開始籌備業主委員會,遺憾的是,因種種原因,未能及時籌備起來。
2018年,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協助下,業主們開始票選,最終7名業主被確定為業委會成員,朱武濱被推選為利華星座名苑二期業務會主任。

業委會成員首先拜訪了政府職能部門,職能部門給出的建議是,考慮到開發商名下的資產均被法院查封,無能力協助業主解決辦證問題,建議樓盤業主轉換思路,在政府的支持下,以“自救”形式解決問題。
此后的時間里,業主委員會多次召開會議,統一想法,根據小區現狀走竣工驗收、規劃驗收和綜合驗收等程序。這個過程涉及到小區開發商、承建商、業主以及政府管理部門等,難題一個接著一個。朱武濱說,規劃驗收時,按要求很難過關,當時萌生了放棄的念頭,但在板芙鎮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鼓勵下,業委會的成員們都堅持了下來,這才有了今天的結果。
政府作為:
綜合施策掃除辦證障礙
接到利華星座名苑二期業主們的訴求后,板芙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下決心跟進到底,讓業主們盡早拿到產權證。
容永茂是板芙鎮城市建設和管理局副局長。“問題樓盤的處置往往牽扯到許多部門,為了能盡快為群眾解決辦證問題,我們專門成立了處置專班。”容永茂介紹,2021年初,由板芙鎮城建局、綜治辦、公安分局等職能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正式成立,并按照要求精心制定“一樓一策”方案,全面掌握問題樓盤的成因和癥結。
工作推進過程中,工作專班先后組織召開推進工程竣工驗收專題研討會20多場,探索出兼具科學性和可行性的“問題樓盤”問題解決模式,充分運用情理、法律、行政等手段,促使督促建設、勘察、設計、監理、施工單位項目五方承擔主體責任。經過多次開會研討,最終捋清該小區辦理不動產權證書的兩大障礙:完成項目規劃驗收、聯合驗收。這個過程環環相扣,但凡任何一個環節走不通,就意味著辦證無法順利推進。
完成項目規劃驗收,是推進利華星座名苑二期房屋不動產證辦理的其中一個關鍵環節。2021年3月26日,利華星座名苑二期工程順利完成項目竣工驗收。在跟進下一環節的過程中,專班人員發現,小區車位不足、綠化率不達標、垃圾房不按規劃報建等問題成為規劃驗收難點。“施工單位由于工程款糾紛不愿跟進后續問題,我們必須另辟蹊徑尋求解決方法。” 容永茂說,針對此類情況,工作專班通過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小區業主可根據《廣東省物業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以幢為單位召開業主代表大會表決,采用“現狀規劃驗收”的方式破解以上難題。2023年9月15日,工程順利完成項目規劃驗收。
“竣工資料需要上傳到市城市建設檔案館系統,經審核合格后領取到檔案入檔證明文件,入檔證明和其他分項驗收資料齊全后才能辦理聯合驗收。”容永茂介紹。 容永茂介紹,在最后環節,施工單位堅持以未收取工程款完畢為理由,不愿配合辦理竣工資料入檔案館,辦證流程就此卡住。能否用其他證明代替竣工資料?工作專班找到市各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經過一番努力,市城市建設檔案館工作人員提供了解決方案:出具房屋安全鑒定報告即可代替竣工資料。
在全體業主的配合支持下,順利籌集資金25.20萬元進行竣工測量、分戶測量和房屋安全鑒定工作,并于今年4月8日順利完成檔案接收。4月10日,項目終于順利完成聯合驗收,徹底打通了業主辦證的所有堵點,在政府引導和業主“自救”下終成正果。
有始有終:
5月底完成所有房產證出證工作
4月30日,中山陣雨。通過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快捷審批,板芙鎮利華星座名苑二期第一本不動產權證順利出證。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的一名業主心情非常激動,隨即給板芙鎮有關負責人編發一條短信:“你們是我們一路披荊斬棘闖關的領航人,沒有你們的不懈努力,我們堅持不了這么久。在看到第一本證落地的時候,這一路的艱辛如同電影畫面,歷歷在目,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當天,板芙鎮黨委書記閆東平對工作專班作出批示,要求專班有始有終,盡快把剩下的房產證辦下來。截至發稿時,利華星座名苑二期已有100戶業主拿到了久違的不動產權證,另有180戶業主的產權證正在辦理中,計劃在本月底前,所有業主都能拿到屬于自己的商品房產權證。
朱武濱在利華星座名苑二期住宅小區購買的住房只有70平方米,因為家里的人口較多,住在一起有些擁擠,拿到不動產權證后,決定賣掉,然后換一套更大的住房。朱建兒則想多炒幾個菜,高高興興地慶祝一下。

利華星座名苑二期“辦證難”為何能破解?板芙鎮城市建設和管理局認為,一是政府引導和業主“自救”是解決難題的好措施。利華星座名苑二期280戶業主辦不了產權證的事情發生后,板芙鎮立即跟進,多次調查了解、對癥下藥,引導業主依法依規維權“自救”,最終促使項目通過了最艱難的規劃驗收。

二是持續跟蹤督辦直到案結事了。板芙鎮沒有簡單以程序辦結為目標,而是真正做到案結事了。破解問題的過程中,板芙鎮綜治、信訪、城建等部門不厭其煩反復協調,強化跟蹤督辦、及時反饋報告、持續推進落實,讓群眾放下心中“石頭”,保持對政府的信任。
記者手記:
站在“民心”角度,破解深層次難題
經過政府悉心引導和業主努力“自救”,中山市板芙鎮利華星座名苑二期的280戶居民歷經11年的漫長等待,終于拿到了屬于自己的“大紅本”(不動產權證)。今年3月15日,黃圃鎮舉行格林花園復工復建儀式,沉睡近10年的“爛尾樓”迎來“重生”,數百戶業主的安居夢即將變成現實。這兩個看似獨立的事件,實際上都折射出中國房地產市場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而兩鎮打開難題問題的“鑰匙”,也為中山其他鎮街,乃至全國同類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可復制和借鑒的路徑和經驗。
從兩個案例的發展過程來看,均為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引發債務糾紛,最終導致項目無法辦理房屋產權證或項目停工變成“爛尾樓”。板芙鎮利華星座名苑二期的業主拿不到產權證,居民們在法律上缺乏足夠的保障,無法進行房屋交易、抵押貸款,甚至影響到子女的入學問題。黃圃鎮格林尚坊花園爛尾,居民多年的積蓄很可能打了水漂,給家庭帶來巨大的損失。
從這個角度講,讓居民拿到“大紅本”就是保民心,保交樓也是保民心。板芙鎮和黃圃鎮破解房地產市場深層次難題的成功經驗表明,政府站在“民心”角度,正在努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保障居民的合法權益。兩個案例中,業主代表發自內心,均向當地政府職能部門贈送了錦旗,這也說明了黨委和政府的做法體恤了民情,贏得了“民心”。
【統籌】盧興江
編輯 陳家浩? 二審 曾淑花? 三審 林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