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風與露營風結合的公共活動區、寬敞明亮的辦公區域、選用桂南村特色竹編工藝進行裝飾……4月30日上午,歷經一年打造的旗溪創谷農文旅產業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在五桂山街道桂南村正式揭牌。

該基地是中山市首個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基地,依托市鎮兩級共建,為外來人才提供創業孵化空間。未來,基地將重點引進粵港澳大灣區范圍內的農文旅相關產業,打造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活力區、融合發展示范區、安居樂業試驗田。
為人才創新創業
提供“量身定做”綜合服務
旗溪創谷農文旅產業創新基地坐落于粵山泉新廠房五樓,所占面積約4000平方米,內有辦公位、直播間、洽談室、會議室、餐廳、咖啡廳、閱讀室等服務配套。

中山市桂南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鄭賢杰介紹,旗溪創谷項目是在市鎮兩級的高度重視與支持下推動的,各項人才政策與創業補貼均以最高標準落地。目前,基地已吸引12個機構和團隊,不久便將陸續進駐。除了可以享受中山市青年創業的扶持政策外,凡是成功簽約入駐旗溪創谷的孵化企業,還將給予1萬元一次性創業資助、3年內每年最高2萬元租金補貼、2萬元帶動就業補貼等創業支持,最大限度降低人才創業成本。桂南村還特別成立了桂南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全市首家由村集體百分百控股的“強村公司”),統籌調配各類資源要素,為人才提供創業指導、實用技能培訓,解決人才入戶、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問題,為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為創新創業提供“量身定做”的綜合服務。
“桂南村聚集了幾十位高學歷的‘新農人’,他們在這里定居創業,建成精致民宿、生活農場、食育工坊、研學社區、露營基地等項目,催生出火熱的鄉村經濟。近年來,很多企業都希望通過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來提升產品的附加值,但苦于找不到加工空間和辦公空間,導致發展受限。”鄭賢杰說,基地揭牌后,將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未來基地所在的這棟新廠房除了辦公空間,還配套有研學空間,可大規模接待研學團隊,為桂南村實現“灣區研學旅行第一村”的目標增添助力。新廠房內還開辟有旗溪香草農產品的深加工車間,助力香草茶、天然洗護產品擴大產能。據旗溪香草生活農場主理人郝冠輝透露,基地落成使用后,其生產加工的健康農產品有望在3年內,從目前的年營收200萬元增長至2000萬元。
“新農人”去而復返
期待這片土地產生新“連接”
在當天的揭牌儀式上,首批即將進駐基地的機構及團隊負責人也來到了現場,與當地政府簽訂進駐協議。在人群中,記者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食跡森活小院”的主理人徐琪。第一次見徐琪是在2016年,熱愛鄉村生活的她無意中發現了旗溪這塊“寶地”,便帶著父母來這里安了家,從事可持續發展和生活教育相關的工作,成為旗溪村最早一批被吸引的“新農人”。
這8年間,她也曾離開這里前往深圳工作,但看到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來到這里扎根,從去年開始,她又再次返回了這里,成為了一名社區發展工作者,希望能夠與這塊土地產生新的“連接”,和這群伙伴們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對于基地的落成,徐琪坦言,作為從城市“逃離”到鄉村的“新農人”,想到又要搬回到“鋼筋水泥”的環境中生活,前期其實是有些抗拒的。但基地建成后,大家感受到的是驚喜,例如在整個空間的設計上,運用了很多現代、原生態的材料,整體氛圍更加溫馨、通透,很好地突顯了“共創共享”的理念。“所以我覺得,進駐基地其實是鼓勵大家走出舒適圈的好方式,讓大家愿意去嘗試做一些對話和合作,在產品、內容、服務方面多一些聯動,這是大家的期待。”徐琪說。
接下來,要如何規劃基地中的小空間,徐琪有著清晰的思路:“我其實一直有在村里做共創共學的內容,所以到時候我計劃在這里開展可持續生活教育的產品服務和課程,與來旗溪的伙伴共享。”此外,她還希望能將這些年來在可持續生活教育方面的探索成果進行一些空間展示,為日后的聯動發展提供參考路徑。
編輯 陳家浩? 二審 黃廉捷? 三審 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