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網發布《關于同意北京市東城區等54地建設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確定北京市東城區等54地為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廣東有三地入選,分別為深圳市、佛山市、中山市。根據《通知》,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不再保留。
《通知》要求,各試驗區要進一步組織研究,聚焦制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立足機制改革和政策完善,明確改革目標,凝練試驗主題,完善建設方案。各試驗區所在地人民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要組織實施好建設方案,制定具體工作計劃,落實建設經費,定期研究解決試驗區建設工作,及時總結探索出的改革經驗,定期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報送建設進展,并及時報送建設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據悉,早在2021年1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藥監局正式啟動了上海、浙江、江西、山東、湖南、廣東、四川7省(市)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與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不同,本次試驗區入選名單覆蓋了全國31個省(區、市),以省會城市和地級市為主。
中山具有良好的中醫藥發展基礎,此次入選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也成為中山堅定不移走好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之路的有力證明。近年來,中山堅持中西醫結合和守正創新,持續加大中醫藥發展投入力度,實現中醫藥資源快速擴容提升,構建覆蓋“市—片區—鎮街—村(社區)”四級的中醫藥服務體系。中醫藥學科發展碩果累累,中醫藥文化交流異彩紛呈,中醫藥“防治康”服務一體化建設走在前列。

截至2023年10月,中山已有中醫醫療機構216個、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2204人。全市有三甲中醫醫院2家,累計建成中醫類國家級重點專科4個、省級重點專科24個。鎮街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率先在全省實現“中醫館”100%覆蓋,群眾可在“家門口”享受便捷的中醫診療和中藥智慧煎煮配送服務。
新聞鏈接:
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名單
北京市:東城區、朝陽區、通州區
天津市:南開區
河北省:石家莊市、保定市、滄州市
山西省:長治市、運城市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遼寧省:沈陽市
吉林省:白山市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上海市:閔行區、浦東新區
江蘇省:南京市、蘇州市、泰州市
浙江省:杭州市、寧波市
安徽省:亳州市、黃山市
福建省:漳州市、三明市
江西省:宜春市、撫州市
山東省:濟南市、青島市、威海市
河南省:鄭州市、許昌市、南陽市、周口市
湖北省:荊州市、黃岡市
湖南省:岳陽市
廣東省:深圳市、佛山市、中山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
海南省:三亞市
重慶市:南川區
四川省:成都市
貴州省:銅仁市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
陜西省:銅川市、安康市
甘肅省:定西市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石河子市
編輯 范展顥 二審 陳彥 三審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