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從外地入職中山企業的小陳通過中山市保租房服務平臺,成功申請入住位于東區街道的月灣小區。“拎包入住”的住宿條件、花團錦簇的小區環境,租金價格比想象中實惠得多,讓小陳新到一個城市也能迅速安下心來。
月灣小區由中山市屬國企盤活旗下閑置物業改建而來。記者了解到,2022—2024年,中山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以下簡稱“保租房”)預期超11000套(間)。其中2023年籌建5018套(間),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今年計劃籌建3000套(間)。盤活閑置物業和投用公建物業,成為中山保租房建設的有效路徑。這座城市通過建立國有企業、鎮屬企業資產項目庫,為保租房尋找適配項目,保障中山新市民、青年人“住有所居”。
經驗1:
“三位一體”模式
國企盤活閑置物業
在月灣小區,記者看到,這個原本破損嚴重的老舊小區,如今已經煥然一新。
小區大門口和樓棟外立面經過翻新,帶來現代化住宅小區氣息。綠蔭如蓋的老樹和新栽種的綠化花木相間分布,為整個小區增添盎然生機。色彩絢爛的兒童娛樂設施、籃球場,為這個“新生”小區帶來十足活力。

走進室內,發現上世紀90年代設計的房屋樣式已被打破,重新設計成了帶洗手間和廚房的單身公寓,家具家電一應俱全,實現“拎包入住”。

“條件比想象中好太多,性價比非常高。”小陳介紹說,他所住的房間面積34平方米,每月租金680元,距離位于石岐街道的公司約3公里,“非常方便”。
與小陳同時期入住的,還有其他70多位住戶,同時還不斷有新的人加入申請。
據項目租賃管理方中山市城建集團下屬企業中山市建恒物業拓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歐泳珊介紹,目前放出的一期144套房源申請率已超過8成。在改造前,小區房屋出租率不足3成。
月灣小區建設于1998年,共有四幢多層住宅,除一幢為私人物業,剩余3幢為中山市城建集團物業。
“房屋設施老化、小區環境破舊,物業閑置率高,租金收益不佳。”歐泳珊說,面對這種情況,市城建集團在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等部門的指導下,決定采用“三位一體”的模式,即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國企投資運營一體化運作的方式推進項目。
“一期工程項目總投資為1486萬元。其中,來自保租房建設中央財政補助資金870萬元,集團自籌資金616萬元。”歐泳珊解釋說,財政補助資金撬動項目建設,項目的設計、建設、后期運營管理等均由集團屬下各專業公司承接,打造“建、管、運”全過程產業鏈。

記者了解到,月灣小區一期單身公寓項目已于2024年初正式投放市場。保租房租金被要求低于周邊同等房源價格,目前價格為19.9元/平方米。只要滿足在東區工作、東區生活半年以上或在東區無房三個條件中的任意一條,即可通過中山市保租房服務平臺申請入住。
“非常受歡迎,多是東區、石岐街道企事業單位員工入住。”歐泳珊說。
眼下,月灣小區二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共提供131套房,面向家庭住戶新增部分二房、三房戶型。
“二期工程繼續采用‘三位一體’改造模式。”歐泳珊介紹。
經驗2:
鎮屬物業“煥新”
協助企業留住年輕人
在南頭鎮南城村,記者在現場看到,同樣有兩棟建成于1998年的大樓正在發生“蛻變”——
→兩棟新裝大樓在周圍舊樓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其中一棟被改造成公寓型宿舍樓,內部家具家電齊全,已具備投用條件,8層共提供64套房。
→另外一棟改造成兩房一廳家庭住房,目前正在施工中,8層共提供48套房。
→兩棟樓之間設計了公共活動場地,供住客娛樂休閑用。

和周邊私人住房不同,這兩幢大樓為中山市南頭鎮資產投資經營公司所有,因年久失修,重裝工程量較大。
“改造資金成為難題。”南頭資產公司總經理林志奮介紹,在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和市財政局統籌指導下,項目申請到了800多萬元保租房中央財政補助,為項目破局找到資金“活水”。
而在項目啟動前,林志奮通過走訪企業了解到,周邊企業一直存有員工住宿難以集中管理的困難。“例如周邊的TCL、長虹等企業,都需要大量的集中宿舍房源。”
已扎根南頭鎮30多年的中山鐵王流體控制設備有限公司,向林志奮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愿。這家生產各類精密控制閥門的企業,員工超600人,公司所在地距離南城村保租房項目,直線距離約800米。
“公寓樓共64間,按照一間4人或6人來計,可滿足200—400人住宿。二期主要滿足有家庭的企業員工的租住需求。”林志奮介紹。
“原來的宿舍太舊了,我們想通過宿舍更新留住人才,也設計了管理人員的居住標準。”鐵王公司總務課課長張懷海介紹,公司有200名員工住在自有宿舍和外租宿舍,另有400余人自行租房,希望通過提升公司住宿條件,滿足年輕人對居住品質的要求,也可以就近集中解決部分員工的住宿需求。
按照計劃,今年下半年,南頭資產公司保租房項目將正式投用。“員工住得好,公司也能發展得更好,很期待。”張懷海說。
中山新探索:
“激活”公建配套物業
進一步新增保租房供給
在“沉睡”物業逐步被喚醒的同時,中山不少公建配套物業也被投用到保租房的建設中去。
在南頭鎮,由長虹華悅府小區配套公建物業改建而來的保租房項目,去年10月正式亮相。記者現場看到,全新裝修的公寓進行了合理分區,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等各自獨立設置,家具家電齊全,裝修溫馨,條件優越。
“這棟保租房被用作人才房,目前按照相關人才政策給予各類人才相應的優惠,最優惠的可免費入住,全價約500多元一個月。”南頭鎮黨建工作辦公室人才工作負責人翁淑霞介紹,項目共提供50余套房,目前入住過半,陸續有新人申請入住。入住者多為企業研發人才和管理人才。
此前,古鎮鎮、三鄉鎮、坦洲鎮相繼通過“激活”配套公建物業,打造了一批保租房。“優化營商環境,留住人才。”古鎮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古鎮鎮充分利用保租房支持政策,合理規劃籌建保租房項目,為古鎮鎮高質量發展留住人才。
來自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的統計數據顯示——
→2022年,中山共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3016套(間);
→2023年,共籌建5018套(間);
→2024年,計劃籌建3000套(間);
→財政投入項目和企業自配套宿舍樓占主體;
→由財政投資、市鎮企事業單位運營的項目共11個、2502套(間),均由“激活”國有或鎮屬物業建設而來;
→市屬國有企業投資建設和運營項目有2個、234套(間)。
“租賃住房新建、裝修成本高,前期投入大,而中山住房租金相對偏低。租賃住房行業收益率低,企業資金平衡難,因此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不高。”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住房保障科科長趙玉娟解釋說。
歐泳珊同樣表示,推進保租房項目,更多的是展現國有企業的社會擔當,“項目在經濟效益上回報不高。”
在趙玉娟看來,盤活國企、鎮屬閑置資產,推動公建配套物業改建,已成為全市保租房建設的重要抓手,“這也是關系著中山新市民、青年人‘住有所居’的大事情,幫助他們在中山安居樂業”。
按照計劃,中山接下來將建立國有企業、鎮屬企業資產項目庫,將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范疇,推動全市保租房加快建設。
編輯 范展顥 二審 魏靜文 三審?蘇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