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男人天堂a,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国产aaaa视频,亚洲国产自产,中文字幕网站在线观看,狠狠躁91三区二区一区,26uuu久久噜噜噜噜

接地氣、冒熱氣!中山黃圃“榕樹傳習所”推動黨的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
發布時間:2024-04-09 來源:中山+

基層理論宣講如何更接地氣?在中山市黃圃鎮,一棵榕樹、一組桌凳,構成了基層理論宣講的新陣地——“榕樹傳習所”。這是黃圃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的項目之一。該中心整合黃圃鎮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資金資源、平臺載體、項目活動,實現“資源共享、陣地共建、設施共管、活動共辦”,建成16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4月2日,由市文明辦主辦的2024年“龍騰伶仃洋 文明新中山”——文明實踐觀察團采風活動走進黃圃鎮,感受當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果與實踐路徑,感受群眾家門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理念。

榕樹下貼近宣講
構建形成“1+5+8”理論宣講模式

當天,黃圃鎮永平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黃圃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永平社區新基西街公園榕樹旁開展“榕樹傳習所”活動,周圍街坊坐在榕樹下的凳子上,與宣講導師互動。

榕樹下的宣講所。記者 黃藝杰 攝

家住附近,70歲的吳伯是土生土長的黃圃人。他介紹,村里人常會到榕樹下乘涼聊天,剛好有活動,他們就一起參加。像這樣的活動,村里常常有,還有一些小禮品贈送,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

因永平社區老年人較多,極易成為“養老詐騙”的目標,因此當天的宣講活動將反詐相關內容挪進“課堂”,現場給群眾派發上百份反詐宣傳單。

向群眾派發反詐宣傳單。記者 黃藝杰 攝

永平社區黨委副書記吳子良介紹,在榕樹下進行的宣講活動,有著屬于它的專屬名詞“榕樹傳習所”,每月會舉辦兩到三次。宣講人通過通俗易懂的話語,向村民娓娓道來。同時會根據群眾的反饋調整宣講內容,宣講群眾關心的事、城市發展的大事等。

面對立意較大的宣講內容時,“榕樹傳習所”會用看得到、摸得著、已經實現的事,作為例子來與群眾分享交流。“把宣講活動從室內搬到榕樹下,通過喜聞樂見、易于理解的宣講方式,能夠讓宣講走近群眾、走進尋常百姓家。”吳子良說。

永平社區榕樹下的宣講,是黃圃鎮“榕樹傳習所”的一個縮影。據悉,黃圃鎮建立鎮黨委統一領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協調,各黨組織分工負責,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宣講工作格局,構建形成“1+5+8”理論宣講模式,以“一核心,多支點”,以點帶面的形式打造黃圃鎮“榕樹傳習所”宣講品牌。全鎮16個村(社區)持續鞏固“榕樹傳習所”宣講品牌,對黨的理論進行針對性宣講,持續加強理論闡釋。

宣講接地氣。記者 黃藝杰 攝

“榕樹傳習所”宣講平臺整合現機關、巾幗、村(社區)、“兩新”、工會、青年、教育、文藝8大宣講團,主要組織開展宣講工作、文稿寫作、宣講宣傳、隊伍建設。受眾為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學生、企業員工、新業態從業人員,力求實現全覆蓋。針對不同的群體,在大榕樹下、四小園、田間地頭、弄堂小院、工廠園區、社區廣場等生產生活一線宣講場所開展宣講活動。

黃圃鎮宣傳辦主任洪澤文介紹,目前,“榕樹傳習所”宣講隊伍不斷壯大,老中青結合,知識層次較高,逐步實現了宣講的動態化、精細化管理,還嘗試利用歌舞、快板、咸水歌、小品、詩歌等配合宣講,反響良好。

活動突出黃圃地域文化特色
廣受群眾喜愛

劉英是“榕樹傳習所”培養的宣講能人之一,她來自黃圃鎮青少年活動中心,主要負責文藝宣講。在黃圃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舞蹈室里,劉英和一群舞蹈愛好者正在排練新舞蹈。

劉英和一群舞蹈愛好者正在排練新舞蹈。記者 黃藝杰 攝

她介紹,每次免費的藝術培訓活動一經發出,名額就被一搶而空。“我的學生全都是家庭主婦,沒有舞蹈基礎,剛開始可能協調性都找不好,但經過一個課程的學習后,我們可以完成一個舞蹈。”劉英說,“學員不僅在這里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還主動請纓擔當黃圃鎮文藝輕騎兵,為街坊展才藝、送文藝。”

作為全國文明鎮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黃圃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非遺傳承、中國舞蹈、拉丁舞、詩歌朗誦、手工制作等各類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洪澤文介紹,在2023年,黃圃鎮共組織“文藝輕騎兵送戲下鄉”“你點我送 共享文化”進鄉村活動、“電影下鄉”、中山市文化館“三進”活動兒童劇專場演出等文藝演出200多場,參與2023年第十六屆《春之季歌》中山市群眾美術、書畫作品展,組織《謳歌新時代——中山市攝影展》《“趁墟”——黃圃三六九墟市習俗圖片展》等展覽共38場。此外,還結合黃圃飄色、臘味等地域文化特色,舉辦了“三月三”黃圃五古坊飄色巡游等大型活動,參與群眾超10萬人次。

目前,黃圃鎮16個村(社區)都建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構筑了“布局合理、群眾便利、出戶可及”的文明實踐陣地新格局。黃圃鎮黨委委員李華軍表示,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每月常態化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講宣傳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有了陣地,要更好服務群眾,服務的內容一定要豐富多彩,結合黃圃鎮特色,根據群眾所需制定相應內容活動。”李華軍說。

專家建議
挖掘普通群眾的閃光點

“做得很實在,很有地氣”是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彭曉寬對黃圃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印象。

彭曉寬認為實踐中心注重價值導向,將當地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同時拓寬了群眾實踐的層次和覆蓋面。

“特別是我一到榕樹下看到老人家們聚精會神地聽著宣講,那種自然悠閑的氛圍讓我眼前一亮。”彭曉寬表示這種狀態感染了他,很震撼。

彭曉寬建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可以從三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想辦法讓群眾參與文明實踐活動,潛移默化中做到教育人,感召人,服務人的效果,提升群眾整體素養。其次是拓寬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層次覆蓋面,整合現有的陣地、影視等各項優質資源,將文明實踐活動與群眾緊密結合。最后要樹立典型引領示范,挖掘普通群眾在生活、工作當中存在的一些閃光點,形成積極向善的社會風氣。


編輯 范展顥 二審 朱暉 三審?陳浩勤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山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為“中山日報”、“中山商報”、“中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中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
聯系人:陳小姐(電話:0760-88238276)。